首页 专题新闻 本地专题 百年目标 小康一日 小康故事

【之一】“小康账本”里的 “小康故事”

2020-01-08 11:42

 

新年第一天,叶滋茎一大早和老伴一起,跑了趟菜市场。回家后,叶老拿出账本,认认真真地将一笔笔账目记得清清楚楚:冬笋、青椒、胡萝卜、生菜、油面筋……共计52.5元。

新年记账,当然要用新账本。这已是叶老使用的第50册账本了。一册册账本,一笔笔账目,流淌着岁月,记录着生活,定格着变迁,讲述着寻常百姓的“小康故事”。

账本里流淌的岁月

年逾八旬的叶滋茎是镇江市交通运输局离休干部,也是远近知名的“大名人”。叶滋茎和“小康账本”的故事,曾引来国内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叶老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记账是在1949年8月27日,那是他参军第一天,领到的10多元津贴,分毫不差地记录在了账本上。这一记,就是整整70年。小到1分钱一瓶开水,大到几十万元的购房款,一笔又一笔日常家庭开销,记得清清楚楚。

QQ截图20200108101747

1949年到1966年的账本,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被付之一炬,这让叶老抱憾不已。1967年至今,叶老记账一天不拉,50册账本堆起来,足有半人多高。

家庭食品消费支出与全部消费支出的比例称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越高就意味着越贫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温饱尚未完全解决,叶老的家庭消费支出主要是食品。1967年,叶家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高达65.1%,属贫困家庭。直至七十年代,每年账面上都是“赤字”,入不敷出。

八十年代以后,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叶老和家人一起,工余从事家庭手工业,剪花边、做缝纫、敲核桃……自此以后,账面上开始有了积余,日子越过越富裕。1980年,第一次账面结余125.73元。1989年,家庭收入首度破万,恩格尔系数降至52%,叶老家已达到温饱标准。

当历史进入新千年,叶老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0年,银行积蓄突破10万。如今,叶老家平均每年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降至20%左右,已经超过小康水平,达到富裕标准。

账本里记录的生活

在叶老的“小康账本”上,最大的一笔支出是30万元的购房款。

那是2012年的一笔账目。当时老伴腿部摔伤,家住京河路4楼,上下楼不方便。叶老和儿子一合计,决定贷款购房。叶老补贴了30万元购房款。装修完工后,2015年,一家人搬到中南世纪城,享受起了惬意的高层生活。

新房140多平方米,三屋两厅两卫。冬日的阳光丝丝缕缕,慵懒地洒进屋来,交织成斑驳的光影,暖洋洋的。坐在厚厚一摞账本前,叶老感慨万千:“现在日子真是越过越滋润了,小康生活体现在点点滴滴之中。”

QQ截图20200108101740

从住房的变化,就能清晰地感受到叶老一家的“小康之路”。刚结婚那会儿,叶老和爱人挤在利商街一间破敝的公租房里。1986年,全家搬进凤凰岭6号公寓楼,面积小不说,还是幢危楼。1996年碰上单位房改,叶老掏出1.34万元,拥有了位于京河路的首套97平方米的住房。全家在这里一住就将近20年,直到前几年乔迁新居。

液晶彩电、双开门冰箱、柜式空调……新居里的新式“大件”低调而奢华。叶老说,尽管较之很多年前,“大件”的价格翻了不知道多少倍,可在家庭消费性支出里的占比,却是越来越小,轻轻松松就能将这些“大件”搬回家。哪像以前,如果想要买台大件,必须勒紧裤带,节衣缩食好一段时间。

翻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那些账本,记者发现,大多数支出是3位数或是4位数,也就意味着,每次消费只有几元或是几十元,因为那时候的每笔账都是要记到分的。为数极少的几笔5位数下面,叶老用水笔重重地画了波浪线。

1975年1月20日,凤凰牌自行车,153元;1977年9月26日,蝴蝶牌缝纫机,151元……静默地摆放在那里的老账本,穿梭光阴,无言地讲述着过往的故事。

账本里定格的变迁

在叶老眼里,一册册老账本就是一件件宝贝。闲暇无事,坐下来翻翻账本,叶老的心头总会涌动起别样的感触。闪烁其间的,既有对岁月的感怀,也有对生活的憧憬。

从2005年开始,除了原始底册外,叶老学会了用电脑建立电子档案。为此,他专门到老年大学“深造”了一段时间。在南大博士郑红娥的帮助下,叶老的账本资料全部被录入电脑。

67090385b16e37e7cddb6e37e84a99e

轻点鼠标,家庭月收入曲线图、家庭年收入曲线图、月工资曲线图、家庭收支曲线图、恩格尔系数曲线图……资料数据分门别类,极大地便利了检索和进一步研究使用。正是这份资料,让郑红娥顺利完成博士论文,进入北京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并以记账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出版了《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一书。

2013年11月,叶老的账本原件被中国统计资料馆永久收藏。落款为“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管理中心”的红色荣誉簿上写着:“感谢您的义举,所赠‘住户生活记账资料1966年至今37本’将为新中国统计史留下印记。”

叶老说,当时心里颇是有些舍不得,就像是女儿出嫁一样,充满了万千牵挂。2014年5月,叶老专程赴京,来到中国统计资料馆参观。在资料馆里,看到一册册老账本陈列在橱窗内,叶老内心踏实而自豪。叶老知道,作为弥足珍贵的资料,这些老账本能在研究领域被加以利用,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价值。

每月月初,国家统计局镇江调查队都会派出专员,到叶老家取走上月的账本。调查队有关负责人表示,像这样记录时间之长、记录内容之细的家庭账本,全国罕见,一册册账本见证了新中国普通家庭的“小康之路”。

“每天记账,早已成为我生活里最重要的一部分。”叶老饱经沧桑的面庞上绽开了笑纹,言语间充满快慰,“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之年,我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小康账本’,了解‘小康账本’背后的‘小康故事’。”(记者 张翀煜 习斌  摄影 盛林娟)

责任编辑:费菲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