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令人兴叹的桓王亭

2020-02-26 09:39

d896408a-5f86-4f83-a646-ea12fd17c331

文/朱昌勤

前些日子,一位热衷“三国”研究的好友要来镇江,指定要我陪他到桓王亭看看。我连忙上网查询,当得知桓王亭在东郊汝山、学府路与经十二路相交的西南角时,不由十分汗颜。

为了在朋友面前不失面子,我驱车前往探寻真相。桓王亭是为纪念三国时期著名历史人物孙策而建,2005年兴建,2006年建成。孙策(175-200年)字伯符,是孙坚的大儿子,孙权的哥哥,世人称为“江东小霸王”。孙策十七岁起兵,短短八年间先后平定江东六郡,遇刺身死时年仅二十六岁。孙权称帝后,追谥为长沙桓王。

桓王亭正面左右立柱上,一副对联格外吸人眼球:业创东吴擒白虎,志陵中夏射青狼。凝练概括了孙策英雄豪气却又短暂悲壮的人生。

镇江有着厚重的三国文化,甘露寺刘备招亲、蒜山定计火烧赤壁等早已被人熟知,为何还要建一座桓王亭而不是吴帝亭?又为何要选择在东郊汝山建亭呢?通过寻访专家、查阅资料我理清了个中缘由。

孙策是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孙吴的奠基者之一。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经过多年征战终于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东吴大业的奠基者当推孙策。史家评曰:“创基立事,策之由也。策为首事之君,有吴开国之祖。”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孙策以征讨扬州刺史刘繇为名,率军经略江东,先后打败刘繇、吴郡太守许贡、会稽太守王朗及地方豪强严白虎等割据势力,连下江东六郡(会稽、吴、丹阳、豫章、庐江、庐陵),为东吴立国奠定基业。史评曰:“策英才杰济,猛锐冠世,揽奇取异,志陵中夏。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

据载,建安五年(200年)孙策率“军到丹徒,须待运粮。策性好猎,将步骑数出。策驱驰逐鹿。(许)贡客潜民间,欲为贡报仇”,二人“举弓射策,中颊”,后孙策伤重不治而亡。《三国志》中说孙策是死于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据记载,许贡上书给汉帝说孙策骁勇应该控制使用以免发生后患,而这份表却被孙策截获,孙策很气愤,一怒之下就杀死了许贡。许贡死后,他的门客藏在民间,伺机为他报仇,在孙策外出打猎时被暗算中毒箭而亡。据后人考证,孙策当年就是在丹徒东郊汝山打猎时遭毒箭身亡的。

由此看来,在汝山建桓王亭理所当然。亭中还有这样一副对联:“往事随风,天下英豪争霸主;新亭证史,江东父老忆孙郎。”传递了镇江父老对孙策的追忆之情——孙策在位时到孙权掌权,都把京口(今镇江)作为东吴早期政治经济中心,让京口有了很大的发展。

东吴时期京口的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开通了内河的航运、建筑了铁瓮城。公元195年,孙策入主江南,在丹徒、曲阿建立根据地,在镇江北固山东开凿了京口(河),南连徒阳运河,实现徒阳运河入江口西移。史书记载:“丹徒水道入通吴会,孙权初镇之。”京口(河)的开凿,实现了徒阳运河北段由水道改变为航道,由丹徒镇西延镇江古城。

据载,公元195年,孙策派部将孙河“屯京城”。建安九年(204年),继由孙韶“收河(孙河)余众,缮治京城,起楼橹,修器备以御敌。”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自吴移治京口,京口成为东吴政治、军事中心,由此建筑了京城即铁瓮城。铁瓮城的建筑,成为三国时期东吴第一城,亦是镇江古城区有城的开始。

岁月悠悠,千古沧桑。东吴孙策为镇江作出的贡献至今令人感激追忆,建桓王亭正是让这种追忆和纪念成为了永恒。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