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古镇江运河上的桥

2020-05-11 10:21

78c16dc6-2a97-4b5b-aa90-94147fcd5757

拖板桥

380ad735-0152-4b2e-be12-d7f91da5f240

老西门桥

走在如今的镇江街头,我们会发现一些颇有特色的街巷名称,比如:网巾桥巷、千秋桥街、北水关等。这些街巷的名称,一目了然地告诉人们,镇江这个城市依水而建,因水而兴。而这些以桥和水关命名的街巷,都依傍着大运河。

大运河自隋开凿贯通以来,到清朝一直是漕渠要道。不过,在明初,大运河镇江段经过了一次改道:

明初建镇江府城,其城圈范围缩至唐代罗城东北部分,周长为13华里,是唐城的二分之一。明初府城的北垣和南垣,两头跨越原先的穿城运河,并分别设置水门,称北水关和南水关,两关之间的河道“计长千二百丈”。北水关,即北水门,“起丽谯于上”,今遗址所在地就是文章一开始所提到的北水关。1999年,市考古队在北水关江奎住宅工地考古时,发现了明代北水关城垣、水闸等遗迹。据清《光绪丹徒县志》记载:此段河流虽然仍沿用唐宋穿城运河旧道,但其功能已主要是为城区市民服务,即“贯城之内外,民间薪米所需,悉藉此以资转运”,且名称亦改称关河。

明清时期,关河曾多次疏浚。其中,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经历了一次疏浚。当时丹徒县令贵中孚在其所作的《重浚关河记》中写道:此次工程是民间出资,由“士民秦圣旦等以公捐疏浚”;“不逾月而大工告竣,计由运河入南水关,直抵北水关,出甘露港以达江者凡一千余丈;又自登仙闸西行入运河者凡八百余丈。一律深通,舟楫四达”;“当粮艘拥挤之际,则由江达河重载又得以间道,取济其便利之处”。

明初新建府城及护城河,运河改道绕至府城外侧,这段河道亦改称转城运河。即清《光绪丹徒县志》所记载的,“复凿社稷坛西隙地,以通壕堑,达于漕河”。它北端连接大、小京口河段,然后沿府城西、南两侧,即今天的石浮桥-黄花亭-老西门桥-新西门桥-中山桥-解放桥-虎踞桥一线,至南水桥与原穿城运河南段相接,形成新的绕城运河段。由此可见,明清转城运河与唐宋运河是两条不同的河段。

有河就有桥,元《至顺镇江志》在“桥梁”部分,依次介绍了渌水桥、通济桥、程公桥、拖板桥的历史沿革,其后并作小结:“以上八桥皆跨漕渠。”此外,史料中还见有千秋桥例证,即“是桥贯横木于底,以捍桥址。嘉定甲戌(1214年),待制史弥坚既浚漕渠,横木阻舟,抉之则圮。夏五月重建”。结合史料和我市相关考古可知,宋元时期跨漕渠的桥梁共有八座,自北而南为:拖板桥、程公桥、渌水桥、千秋桥、嘉定桥、范公桥、长桥、通济桥。

这其中,目前在考古上取得进展的是嘉定桥、范公桥、拖板桥和通济桥。

嘉定桥在千秋桥之南(今中山路五条街口),旧名利民桥。宋淳熙间“郡守钱良臣重建,甃以砖,覆以亭,邑人呼为钱公桥。嘉定初,郡人复甃以石,易名嘉定桥。清康熙初邑人高拱斗重修,俗称网巾桥”。民国年间修筑中山路,拆除桥面,桥体湮没地下。1999年,市考古队在中山东路五条街菜场工地考古时,发现了宋代嘉定桥遗迹。遗迹为桥之东北一角,分上下两层:下层砖结构,为淳熙间所造;上层加砌石墙及夯土,为嘉定初重修。

范公桥原名清风桥,在嘉定桥南(今正东路东段)。因北宋景祐年间知润州的范仲淹重建该桥,后俗称范公桥。南宋嘉泰、开禧间,在润州做郡守的辛弃疾复“甃以石”。清成丰年间战乱,桥石、桥栏俱被拆毁。民国时期修筑正东路,残桥被覆盖于路下。1998年,市考古队在正东路拓宽扩建时考古发现宋代范公桥遗迹。桥址长40余米,位于酒海街口与下河头之间。遗迹包括桥体南侧加砌的石壁、夯土、桥拱境石拱脚、桥东端城式礓礤等。

2010年,市考古队在宋元粮仓考古中发现了元代拖板桥遗迹。经考证,拖板桥是宋代转般仓特设的门桥,专为仓务所用,平时则将桥板抽回。元代以降,粮仓范围缩小,此桥遂开放为民众所用。据元《至顺镇江志》记载:“在南宋大军仓前(今拖板桥巷东段),旧名浮桥。元代天历二年(1329年)废,至顺二年(1331年)重建。”清《光绪丹徒县志》则记载,该桥明代改名镇西桥,正统中侍郎周忱重建,清康熙初耆民高拱斗重修。

元代志书记载:“通济桥,在南水门上。延佑三年(1316年),守臣太平因水门旧址创建。”“镇江据南北要冲,其南三门:左曰通吴,右曰仁和,而水门居其中。”而关于通济桥的考古则验证了清代《光绪丹徒县志》上的一处谬误。依据考古发现,唐宋罗城通吴门在今塔山桥西,而南水门则在其南侧漕渠之上。《光绪丹徒县志》以为“通济桥即今为南水关”,是将宋代南水门与明清南水关混为一谈了,其实两者相去甚远,实为误会。

此外,千秋桥和渌水桥也是两座年代久远的古桥。位于千秋桥街东端的千秋桥,在宋《嘉定镇江志》有这样的记载:此桥甚古,“晋王恭作万岁楼于城上,其下有桥,故以千秋名”。宋嘉定甲戌(1214年),“待制史弥坚既浚漕渠,横木阻舟,抉之则妃。夏五月重建”。这座桥于明清两代多次重修,20世纪50年代时拆除。而在千秋桥西(今四牌楼北侧)的渌水桥更是在唐代诗人杜牧的《润州二首》中千古流传。

“向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绿水桥即渌水桥,透过唐诗的千年流光,今天,我们依然能看到当年小桥流水人家的古镇江。

2012年,市考古队在鱼巷对面、中华路东侧一开发工地进行考古作业时,发现了两宋至明清京口闸遗迹。遗迹中的闸体内为层层夯实的夯土,夯土外是以块石包砌的闸墙。闸的结构由闸身、闸口、迎水、雁翅、分水、裹头几部分组成;南端建有闸门槽口及闸桥,北端则有石阶码头;闸底则是在密集的木桩上平铺块石。闸南北总长约54米,底宽约9.6米,用墙高6.25米。而在清代闸里侧和下部还发现明代石闸夯土及墙基,反映出清代闸是依明代闸加修而成的。另在明清闸里侧又发现两宋时期的京口闸闸体夯土及外包木桩板墙等遗迹。最里侧还有唐代夯土遗迹。

堰闸桥梁是古镇江大运河桥梁中的一类特色桥梁——既是过河的桥,桥下的闸还肩负着调节水流和水位的作用。京口闸就是我市古运河上这类桥梁的代表。

除了京口闸,我市的堰闸桥梁还有南水关石闸、通阜桥、虎踞桥。

据清《嘉庆丹徒县志》记载,南水关石闸为明清镇江府城南水关前的一座桥闸,在清代地图上称“便易桥”,即是跨闸而立的桥。1998年,市考古队在南水桥污水截流工程工地考古时发现了南水关石闸遗迹。遗迹显示,南水关石闸闸内宽约6米,高约3米,长约11米。

通阜桥位于明清府城金银门(西门)口,在今大西路上,跨运河而立。“旧为板桥,因系冲道,明万历时易以石桥。”俗称老西门桥,近代重建。

虎踞桥位于明清府城虎踞门口即今南门大街上,跨运河而立。“明万历丙子(1576年)知府张纯易之以木,民大不便。后,知府苏兆民易以石,更名泰运桥。”俗称南门桥。

堰闸桥梁大多建在穿城运河(后来变身为关河)上,除了穿城运河,古代镇江城区还流淌着多条市河(这些河流也都与穿城运河相通),上面大大小小的桥梁有几十座。根据元代志书中记载,宋元镇江城内有三条市河,它们有的源自城外冈峦,入城与漕渠交相呼应,交织成网,环绕如带。其中源自城西诸水和南郊珍珠泉的两条市河上,就设圆通桥、龚家桥、三拆桥、师姑桥、水西桥、小围桥、大围桥等十几座桥,皆注明是“跨市河”。

这些桥中,在观音桥北(今中山东路剪子巷口)的嘉泰桥已在考古时发现遗迹。该桥建造于宋嘉泰年间,因为桥位于中市,又名中市桥,俗称针子桥。清末、民国湮没地下。1984年,市考古队在中山东路开挖下水道工程时发现了嘉泰桥的遗迹,该桥为石拱结构,桥面距现今地面约2米深,目前其遗迹仍被保存于地下。

值得一提的还有石跶桥。宋元时期的三条市河既自成体系,又与漕渠有着密切关系。唯有两处与漕渠相接但不相通:一是今千秋桥街西端的石跶桥,一是渌水桥南今南门大街与石头巷相交处的水跶桥,两桥都是市河之桥,以桥下石跶与漕渠相隔,只是接受漕渠溢满之水,予以疏导,以免水患街需。

散布古镇江角角落落的众多桥梁中,有不少富于历史、人文价值或个性特点。它们有的因人名桥,有的因园名桥,有的因门名桥,有的因靠近城门或坊、寨门面而以门名称之,还有的以市、澳、观、庙以及城垣为名。

因人名桥的除了上一期文章中介绍的纪念范仲淹的范公桥,还有纪念南宋太守程覃的程公桥,纪念唐太子洗马陈翌的洗马桥,纪念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苏公桥,纪念南唐润州刺史林仁肇的林太师桥。

因园名桥的,有梦溪桥、西园桥。梦溪桥因水源自沈括梦溪园内梦溪入漕渠而得名。该桥于南宋嘉泰中,由郡守辛弃疾重修。西园桥因临近宋代名将韩世忠所创的西园而得名。

因靠近城门或坊、寨门面而以门名称之的,除上文介绍的因虎踞门得名的虎踞桥、因水西门得名的水西桥,还有通吴桥、北门桥、东门桥、双寨门桥等。

以市、澳、观、庙以及城垣为名称的,则有菜市桥、光孝桥、郡庙仙桥、西城桥等。菜市桥在市南坊(今大市口南侧),旧菜市所在得名。光孝桥在报恩光孝观前。郡庙仙桥在郡庙(镇江府城隍庙)前。西城桥在府治西,跨子城西垣上。

此外,在古镇江的唐宋罗城周边地带,还环布着不少水上桥梁,如城南丁卯桥、东鸿鹤桥、西鸿鹤桥,城西柳溪桥、朝真桥、程道桥等。可以说上一说的是东鸿鹤桥和丁卯桥。

东鸿鹤桥在唐宋罗城仁和门外,为古代出城通向南方的要津。俗呼孩儿桥,因石栏作孩儿状,故名。其桥下之水源自西南诸山,绕城南东行,上流还并立有西鸿鹤桥。该桥因近代道路改向被废弃,并被圈入民宅之中。1998年,考古调查发现此桥时,其宋代石拱圈及桥额仍保存完整。桥额镌刻“新造红鹤桥”“宝庆叁年囗月吉日”。经南宋重修的东鸿鹤桥,距今已有近800年历史,为现今镇江市区地上可见之最古桥梁。

丁卯桥在城南丁卯港,即晋所立丁卯埭。唐许浑别业在其侧,明代杨一清亦有别业在丁卯桥。此桥清代重修,20世纪80年代因防洪拆去一半,90年代又因筑路拆去另一半。虽然如此,但我们依然可以在许浑的诗集《丁卯集》中找到它的影子。该诗集收录了《夜归丁卯桥村舍》一诗,许浑在诗中这样写道:“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紫浦低水槛,红叶半江船。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沙艳秋 霍强)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