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永明五年刘府君墓志 还原历史小人物的一生

2020-06-15 09:45

d462767b-7f51-4a4f-b859-fdbdc64bf8f2

墓志,指存放在墓里的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亦指墓志上的文字。墓志始于曹魏,大行于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出现第一个发展高峰,宋元以后,墓志数量锐减。近代以来,西式葬法逐渐推行,碑墓合一之制日盛,墓志之作渐衰。

从某种意义上说墓志相当于人的一生简历,不同的是:简历面向活着的人生,墓志面向人世的终止,是人生的最终定位。

我们通常所说的墓志铭是中国古代一种悼念性的文体,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埋葬死者时,刻在石上,埋于坟前。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

名人的墓志铭,被世人看成是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的谢幕之作。有的描述一生成就,及其对人类巨大的贡献和影响力;有的寥寥数字,却蕴藏着丰富的哲理;有的则是灵魂的自省。个性各异的墓志铭,呈现的是千姿百态的人生状态,颇值得玩味。

在唐代,给人书写墓志或撰写碑文可得到一笔润笔费。据传,散文大家柳宗元擅写墓志,在其文集中,共收有70多篇墓志铭。而当代名人中,沈从文的墓志可能是被关注最多的。长眠于湘西凤凰城的沈从文,墓碑正面刻着他的遗作《抽象的抒情》中的一句话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墓身后面刻着张充和为他题写的两行铭文 :“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他的墓地成为许多文青必去的打卡之地。

墓志的显性价值在于记载内容有无历史和史料价值,铭刻有无书法价值。镇江博物馆收藏的南齐永明五年(487)刘府君墓志,纵55厘米,横65厘米,厚7厘米,1969年出土于江苏省句容县袁巷乡小龙口。墓志铭文:齐故监余杭县刘府君墓志铭。高祖抚,宇士安,彭城内史。夫人同郡孙荀公,后夫人高密孙女寝。曾祖爽,字子明,山阴令。夫人下邳赵淑媛……长男希文,妇东海王茂瑛,父沉之,祖万喜。少男希武。

从墓志内容中得知墓主为刘岱,府君是对他的敬称。墓志记述了其祖孙亲属的姓名、字号、籍贯、官职,记述了刘岱及其夫人任晖的年龄及死、葬的日期,同时还记述了死者的传略,外加对死者的颂语和铭词,反映了南朝墓志的书写格局。

短短的志文,还原了刘岱的一生。他在世时持家、德行、学问、技艺、政绩、功业等的大小,琐碎的人生细节,满满的生命气息,活脱脱是一份浓缩的个人历史档案。对研究南朝地方风土人情、社会文化、丧葬制度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该志文共分23行,计361字,字字清晰无损。为成熟的楷书书体,是隶书向楷书演变的范例,字体刚劲有力,刚柔相济,气度非凡,有较高书法研究价值,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

《南齐书》中无刘岱传,志中关于刘岱因触犯太守被降职的记载,无疑填补了史料的不足,反映了当时官场斗争的史实。

南朝墓志全国出土甚少,在《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中,只收集到南齐永明十一年吕超墓志一方,且文字漫灭过多,不能通读。像南齐永明五年刘府君墓志保存如此完好的南齐墓志,在全国亦不多见。

这份墓志弥补了家族史、地方志乃至国史的不足,亦是墓志断代的确证。

(马彦如 张剑)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