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镇江新闻 镇江舆情 金山热评

倾己所长,为全国贫困地区贡献江苏智慧

——追记我市农业科技人员的杰出代表、果树专家糜林③

2020-06-24 10:37 来源:镇江日报、金山网 徐蕾 栾继业 凌霄

糜林帮助指导茅山老区人民走出了一条“科技兴农”之路,不仅让当地农民摘了贫穷的帽子,也增强了他“以农富农”的信心,他还把目光投向了祖国更远的地方。为了让更多农民过上好日子,哪里穷他就往哪里跑,贵州沿河、新疆克州、重庆铜梁等地多个极度贫困县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投身“绵竹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

2008年汶川地震,灾害使本不富裕的当地村民雪上加霜。8月初,糜林加入江苏援助灾区重建队伍,赶赴四川绵竹,作为项目组长投身到“绵竹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中。两年援建期间,他先后28次往返于江苏和四川,不断把砂梨、草莓等新品种无偿带到满目疮痍的绵竹,一砖一瓦、一锄一犁地推进示范园建设。

在糜林的指导下,当年种植草莓的农民实现了亩产3万元收入;3年后,砂梨种植园也成了知名的标准示范园,得到四川方面和江苏指挥部的高度肯定。绵竹小伙魏有强,原本在贫困线上挣扎,震灾让他的生活一下子跌落到谷底。糜林带领他建果园,手把手传授栽培技术,帮他打开了致富的大门。如今,魏有强已成为拥有家庭农场、农家乐,在当地是小有名气的致富能手。他一直盼望着糜林再来看看他的“成绩单”,不料却从此永别!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考察,专门来到世业洲糜林指导搭建的高架草莓连栋大棚,看到长势喜人的草莓,语重心长地说,“要更加重视促进农民增收,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使糜林备受鼓舞,也让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只要还有一个人要听学技术,我就讲给他听

2017年6月,糜林随“亚夫团队”来到重庆铜梁太平镇,进行科技扶贫。经过详细调研后,糜林认为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适合种植大棚草莓,于是,他将草莓的最新品种和技术传授给了当地农民。太平镇的草莓从无到有,如今发展到2000余亩,亩均收益3万余元,3000多户农民一举脱贫。

贵州沿河县是全国极度贫困县,与江苏张家港市善港村结对的高峰村更是穷得叮当响。2018年6月,糜林和赵亚夫一起冒着高温潮湿来到这里,爬山、进村、入户,3天时间跑了17个自然村,苦苦探寻合作脱贫的路子。

糜林感到,扶贫要先扶智扶志,结对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决定,将全县致富带头人集中到善港学习。之后的3天,糜林一边让当地统计致富带头人的名单,一边和赵亚夫在高峰的产业园手把手教农民剪枝。3天3夜,睡眠时间不足10个小时。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是江苏对口支援地区之一,当地盛产葡萄,却长期卖不出好价钱。如何让葡萄增产又增收,成了糜林的心结。糜林反复研究,发现问题出在栽培技术上。2018年,他来到克州阿图什市阿扎克乡,为当地柯尔克孜族群众提供夏季优质果生产管理和冬季整形修剪埋土越冬管理等技术方案。仅仅两年工夫,江苏技术在新疆开花结果,阿扎克老乡富了起来。

去年7、8月份,酷暑难耐,糜林先后接待了来自贵州铜仁市13场次、约1500人次的致富带头人现场观摩学习活动。尽管活动安排在节假日,但他没有丝毫抱怨、不厌其烦地给每一批次学员讲解葡萄、草莓、梨、桃等高效栽培技术。在大棚里,糜林头上的汗水涔涔往下淌,全身衣服都是湿漉漉的。不少学员热得吃不消,散开躲到阴凉下了,但他不为所动,继续演示。“只要还有一个人要听要学技术,我一样不折不扣地讲给他听。”

据不完全统计,糜林直接指导过的农户达1000多户,面对面培训的农民5000多人次,每年助农增收6000多万元。

糜林这一生,在帮助农民脱贫上从不吝啬时间,而对自己却惜时如金、极为苛刻。翻开他生前的最后一本日记,上面记着:“1月2日,杜家山指导梨、葡萄修剪,春城老唐处指导梨修剪;1月3日赵健、小窦处指导;1月4日……”每条记录的背后,承载的是超负荷的工作量和一心为农的赤诚。农民,无论认不认识糜林,只要得到他的手机号,就得到了一个有求必应、随叫随到的“果树保姆”。他自己因为牙周病,半口牙掉了近两年,却没时间去补;去年10月份体检报告出来,医院催促他复查,他也没抽出时间去,因为他把自己生命中最后时刻都留给了农民。

让那么多人脱贫,这辈子值了!

对家人的亏欠,被糜林深埋在心底。2018年10月,女儿糜蓉结婚,婚礼现场,一向内敛的他出人意料地哭成了泪人。糜林掏出一张多次修改、皱皱巴巴的手写稿致辞,“夫妻每日交谈半小时……”读到这句时,他哽咽了。每天早出晚归、全年无休,一年中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奔走在田间地头,留给妻子的半小时只有那些没有出差、筋疲力尽回到家后的深夜。

去年12月16日,糜林冒雨在果园里修剪到天黑,擦完剪刀,对助手万春雁说:“感觉身体有些吃力,但工作不能往后拖,事情一件接一件,都安排得满满的。”这是万春雁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听到师父说“累”。2020年2月4日,糜林觉得身体实在扛不住了,去医院后被确诊为肝癌晚期。2月8日上午,糜林给万春雁发送了一条微信,“因肝脏毛病,已于2月4日来南京住院治疗,恐近期不能并肩作战了,请勿挂念。”10天后,他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这次终于可以好好“睡”一觉了。糜林的父亲今年90岁,是一名有着67年党龄的老党员。老人家抚摸着儿子的遗像,喃喃自语,“你走了很可惜,但是让那么多人脱贫了,这辈子值了!”

在糜林身上,闪烁着对党忠诚、心系群众、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他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默默耕耘者,是矢志科技兴农、服务乡村振兴的一线奋斗者,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践行者。糜林将“让农民过上好日子”作为毕生追求,也鼓舞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加快“跑起来”,为“强富美高”新镇江建设汇聚磅礴力量,为“镇江很有前途”新画卷增添浓墨重彩!(记者 徐蕾 栾继业 通讯员 凌霄)

责任编辑:值班账号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