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陶渊明京口赴任

2020-07-01 15:04

73c49159-af04-40dc-9746-230a51333110

陶渊明像

72d3fa84-ddde-4f2a-9c67-d00949214240

文/沈伯素

陶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其人广为世人知晓,其作品广为世人喜爱。但是,世人多知他是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但他也曾是一位军人,甚至还到镇江任过军职,这种足以令人生奇的事,世人始终未曾遗忘,更值得镇江人常加叨念。

改弦更张

在陶渊明那个东晋时代,镇江名曰京口。陶渊明来京口任职,是晋安帝元兴三年(404)的事,所任军职是镇军将军刘裕帐下的“参军”。参军,相当时下的参谋之职。其时,他早已年过半百,五十三岁了。一位诗人,又是如此年纪,却不远千里从浔阳来到京口,以他的才能和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却仅任小小参军之职,事情是颇耐人寻味的。

陶渊明来京口任职,已是他一生第三次出仕了。他除年轻时任过短暂的江州祭酒,后来又从晋安帝隆安二年(398)他四十七岁起,入江州刺史桓玄幕府。他为何要突然来京口任职?古往今来研究陶渊明的学者无数,看法也千差万别,如按陈寅恪观点,“按诸渊明所生之时代,所出之家世,所遗传之旧教,所发明之新说,皆所难通。”(《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但是,他的这一改弦更张,明显与其时京口在东晋政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有关;再说,他弃桓玄而离开江州到京口投刘裕帐下,说明他是一位正直之士,这是不会有异议的。

桓玄是大司马桓温之子,东晋将领、权臣,历任侍中、相国、大将军,晋封楚王。但他把持朝权,恶迹昭彰,早有叛逆之意。公元403年(晋安帝元兴二年),他威逼晋安帝禅位,在建康(今江苏南京) 建立桓楚,改元称帝。陶渊明乃一介正直之士,如果之后仍在桓玄手下做官,岂非是跟着叛逆?他何能心安?何况,京口对京城的重要地位也在吸引着他,这就使他断然产生了断绝随从桓玄的主意。斯时,正值陶母孟氏去世,陶渊明居丧期间,闻得世居京口、曾是北府军首领的刘裕,已经败孙恩,破卢循,战功赫赫。如果服完母丧不趁机改弦易辙,更待何时?他离开桓玄,正是弃暗投明,证明他是一位识时务的俊杰。公元404年(晋安帝元兴三年)六月,已经五十三岁的陶渊明服母丧完毕,立即离开浔阳东下,往千里之外的京口出发赴任了。

作诗述怀

但是,陶渊明对于这次赴京口投刘裕军帐之下任职,是怀着一腔心事上路的。从他的《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以下简称 “始作”)一诗中,他当时的心情可见一斑。

这首诗情感跌宕,话语从肺腑自然流出,读来深有文理。该诗因是陶公赴京口途中的情感之作,理应受到镇江人的关注。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

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

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

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

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

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始作”告诉人们,陶渊明本性喜爱山水,志在田园,且“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是一个心里装着琴瑟诗书的人,此时却要继续那种周旋应酬、案牍劳形的仕宦生涯,内心不可能不隐藏着深深的矛盾。“始作”其实就是针对那些矛盾而叙述内心的诗篇。从全诗内容看,他是一位对美好前程寄予向往的人,一旦有了出仕谋官、改善生计的机会,是不可轻易错过的,这就是他奔赴京口的原因。可以想见,一个既有心谋取前途,又志在田园的人,此时内心充满矛盾不也十分自然?而且一路之上的优美风光,和迢迢千里的奔程劳累,也给诗人内心的矛盾增添了分量。因而,这首“始作”,也就必然充斥了矛盾的情感。

“始作”说:尽管“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被,同披,穿衣也;屡空,指贫困。意思是,即便过那缺衣少食的生活,也能够心安理得,泰然处之。不过,一旦“时来苟冥会”他也会“宛辔憩通衢”。时来,机会到来;宛辔,放松缰绳之意。指机会来了,去赌上一把,权且与官宦生涯这一“通衢”自然交会,稍作休息再说。这就十分传神地道出了他不喜不惧的道家人生态度。“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他整理行装,暂别田园,这不仅是解决矛盾一策,也可说明作者聪颖通达本性的另一侧面。

既已上了赴京口之路,“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在途程邈远的孤舟上,难免没有绵绵归思的情绪。“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即便看到一只鸟,一条鱼,也感觉到了自己放弃自由,背叛本心的矛盾。于是,只能安慰自己:“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胸中怀有真朴之念,岂可被人事约束?那么,到底怎样来解决这一系列矛盾呢?“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那就这样吧:先做它几年官,最终还是要和古人班超一样,回到自己的草庐中去!

二十句的五言“始作”,思潮澎湃,却层次清晰,不但明确地叙述了陶渊明出仕与自己本性的矛盾,也吐露了他赴京口任职途中的心理变化,又展示了作者暂时释怀得到安慰的内心。既坦率,又细腻含蓄,确为他精心结撰的佳作。

成诗曲阿

赏读《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人们难免还要产生一个疑问:他从浔阳来京口,于长江乘船至建康后继续直接东下即可,何以要“经曲阿”,此诗在曲阿作成?

这里有一个历史地理的变迁问题。陶君自浔阳随水东下至建康后,是转乘小船走的破冈渎一线。破冈渎是三国时期孙权开凿的第一条人工运河。当时,从京口(镇江)至建康(南京),水路200里,行船江上的小船对风高浪急、波涛汹涌的江潮缺少抗衡之力,经常发生翻船事故。孙权迁都建康,为加强与东部广大地区的政治经济的联系,发兵三万开凿了破冈渎。从建康顺秦淮河经破冈渎到曲阿,便可与江南运河贯通。此情形直至晋时不变,该渎隋唐以后才逐渐堙塞。据《晋书安帝纪》,当年二月刚刚发生过“涛水入石头,漂杀人户”的事情。陶渊明是个素有“羸疾”之人,不能由长江东下,又不堪陆路颠簸,为安全计,便乘小船由秦淮河南下,至方山东行,沿破冈渎进入句容赤山湖,再过二十四埭至曲阿,然后北上经江南运河北段到京口。当年自建康至京口,经曲阿是一条正路。了解此情,陶氏赴京口任职途中,“经曲阿”,就不奇怪了。

陶渊明赴京口任职途中作诗,不仅表现了他的高度艺术才能,也恰到好处地展示了他的性格和节操。此事受到了历代文坛的重视,也进一步彰显了京口这一古代军事重镇的名声。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