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寻觅二道巷

2020-09-14 09:59

a6638827-5a80-4a57-8228-13b252077407

 

82b03c71-fe9b-4387-a24c-a4e3be557b83

创建于1906年的“镇江孤儿院”

4322ace0-1230-4bff-97bb-e3ad5c5fc5b5

 

d8a8f2db-3468-4154-943a-703c4986e64a

 

文/许金龙

二道巷起先是镇江一条不知名的土路,起始点在现今朱方路的北端往南约300米处,向东通往檀山路。说到二道巷就不得不提及最近十多年来,在城市改造中消逝的牌湾街。

《镇江地名录》记载说:牌湾街北至朱方路口,南接露石街,长476米,宽4-5米。此地古代临近长江,长江上游的木排、竹筏均在这里停靠、转运,后因长江南涨北坍,逐渐淤塞形成弯道滩涂,这一带原称牌湾,后来才有了牌湾街。

我知道的牌湾街为南北方向的一条历史悠久的古街,比后来的镇句路年纪要老得多。此街沿着狮子山、跑马山西麓向南,直通镇江铁小、牌湾小学、牛奶厂、光华大队、三茅宫道观,直至七里甸。早年的牌湾街上有几家“红土坊”,街坊邻居之间和睦相处,民风淳朴。沿街的店铺、民居都是一排排很正规的瓦房,一户连着一户。街上的名门望族有两家,一家姓沈,还有一家姓邓,到如今沈邓两家的后人都在。

牌湾街北头原先有一条蜿蜒的羊肠小道沿着狮子山北侧上坡,通往三里岗(红光村)乡下,俗称头道巷。1931年建造省会路(新中国成立后改称劳动路)时借用了这条小路,但是老百姓习惯上仍称头道巷。

狮子山南侧与跑马山之间还有一条崎岖山路,从牌湾街通往草场湾、下濞塘(五里村)一带农村,称作二道巷。二道巷平时供农夫挑粪卖菜行路,最宽处只能走独轮车。二道巷中段的半山坡上有一座庑殿式建筑,是民国初年由宁波镇海同乡朱中孚主建的宁波会馆。宁波会馆墓园围墙往东,是创建于1906年的“镇江孤儿院”,又称镇江慈幼院,由长老会加拿大人包斐尔负责。解放后旧址上那座西洋式楼房依然矗立在山坡之上,但早已人去楼空。

山脚下的水杉丛中,上世纪六十年代曾经开办过一所半工半读的黄山林校,全校只有两个班级,共用仅有的一个教室上课,后来大部分同学都下放去了临海农场。

文革前整个宁波会馆建筑群被毁,原址改建为镇江市五交化仓库。

新中国成立后,当时的牌湾居委会就设在牌湾街上,最早属于金山区(后来的云台公社)。牌湾街以东就属于郊区了,那里的住户全部是农业户口,不吃供销粮。

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牌湾街和镇句路之间才开始有了食品公司冷库和肉联厂,以及后来派生的生物化学制药厂。露石街和镇句路之间也迎来了外地迁来的六普大队、煤矿机械厂(俗称一七一)和有色金属勘探大队(俗称八一四队)等新单位。城区的一些工厂企业,像中成药厂、轻机厂、朝阳机械厂、外贸仓库、线路器材厂、新华五金厂、猪鬃制裘厂、轴承厂等,也陆续搬迁到镇句路沿线安家落户。

大跃进年代,二道巷路边曾经办过铁路砖瓦厂,后来改为铁路公房用地。

后来,沪宁铁路复线横穿李家山,二道巷被截为两段。铁路以北的山丘之间除了镇江卫校外,城上迁来的工厂星罗棋布,有电磁线厂、通用机械厂、物回公司铸锅厂、塑料电线厂、塑料五厂、皮革制品厂等,铁道北边还曾经建过一座硕大的煤气储罐。

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正在一天天嬗变,变得越来越美丽。镇句路拓宽改造后更名朱方路,牌湾一带的地形地貌彻底变了样。整个跑马山已经建成绿色的法治公园,山脚下草场湾村庄也变成居民小区。经过拓宽降坡取直后的二道巷,已经改建为双向沥青机动车道。露石街局部路段早已萎缩成步行便道,在这里再也找不到牌湾街的踪影。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