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新闻 本地专题 致敬峥嵘岁月 我与镇江老兵忆往昔 访谈

【致敬峥嵘岁月 我与镇江老兵忆往昔】走访抗美援朝铁道兵王玉龙

2020-10-23 15:10 来源:金山网 徐江明

金山网讯 从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经过两年半多的时间,抗美援朝战争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场战争,也是近代100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可以说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王玉龙是抗美援朝中的一名铁道兵。他的回忆,把我们带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IMG_1621

王玉龙出生于1931年,1938年在江西省彭泽县马当镇读书,1946年由江西省马当镇逃难到镇江学徒。1948年,18岁的王玉龙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十七军五十师一五零团,军旅生涯从此开始。

1949年,王玉龙随部队前往贵州参加剿匪。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许多战士写血书递交给上级领导要求参加抗美援朝,王玉龙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国人民志愿军”。1951年10月,王玉龙坐上了前往朝鲜的火车,在闷罐车里他们不能打电筒照光,更不能交流,就这样静悄悄的跨过鸭绿江到达了朝鲜。

运输是战争的动脉,保障运输与前线作战同等重要。在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期间,所需军事物资和几十万大军的给养全部依赖国内供给。在敌人狂轰滥炸下,为保证铁路畅通,物资能及时运到前线,本是步兵的王玉龙服从工作需要,转变为一名铁道兵,24小时不停歇抓紧抢修铁路。

王玉龙先后在铁道工程第六师十四团任副排长、铁道兵营建处排长。从清川江开始,王玉龙所在部队成功修建两条铁路。仗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令王玉龙无法忘怀的是,有时美军一天几十架飞机低空飞行、投弹轰炸,低的时候仅仅只有一个楼层的高度,经常会有战友负伤或牺牲在敌机的扫射下。在冬天,他们不得不把棉衣反过来穿,将与雪颜色类似的白色里子穿在外面,在防空枪打信号时以便隐蔽,等敌机飞过后,继续修铁路,就这样炸掉修、修好被炸、再修。为保证交通运输畅通无阻,王玉龙好几次差点送命。

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王玉龙也坐上了回国的火车,同样的闷罐车,同样平静的车厢,就这样静悄悄的回到了家乡。王玉龙说,他和战友们一样期盼和平,参加新中国建设,守护自己的美丽家园。

IMG_1618(20200825-045635)

回国后,王玉龙在石家庄铁道兵学校学习了三年,于1959年先后在铁道兵三师十连任排长和连长。1969年时转业至镇江市磷肥厂担任行政科长职务,1992年退休。

谈起过往经历,王玉龙慨万分,他表示,过去的人非常不容易,特别是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人浴血奋战,前赴后继,牺牲了多少同志、同胞、兄弟才好不容易盼到解放。解放以后又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付出了很多心血和牺牲。过去的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地主压迫穷人,老百姓种田也没有粮食吃,解放以后,丰衣足食,有吃有穿;现在,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真正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都要“吃水不忘挖井人”。交谈中,王玉龙感谢党组织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心关爱,党支部经常探望慰问,社区每个月派医务人员入户检查身体,还有志愿者团队,这些都令他十分感动。

据王玉龙的家人介绍,老人平时不太看战争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看到便会想起过往,情绪激动,他最爱的就是看新闻。讲起抗美援朝的那些事,王玉龙反复强调,自己只是个铁道兵,没有上前线和敌人面对面的打仗,也没有做出多大的贡献。然而,在1953年朝鲜停战谈判后的总结里,彭德怀总司令的讲话记忆非常深刻——“交通运输功劳占50%,没有交通战线人员保障,军事物资、人员和武器装备就无法及时补给,仗也就没法打”。作为铁道兵,老人感到无比欣慰,在抗美援朝战场冒着生死抢修铁路,保障运输线的畅通,王玉龙为此荣立三等功。谈及此事,老人却说都是小事,这就是老一代人的情怀,无私无畏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体现了老人对祖国的热爱,对党的忠诚。

IMG_1642(20200825-045637)

IMG_1611

IMG_1654

时光流逝,军魂不变。王玉龙的朴实令人动容,他的勇敢和无私精神更是值得年轻人学习。新时代新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党的未来和希望,王玉龙希望年轻人紧跟时代珍惜韶华,不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为人民、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徐江明 /文  徐江明、秦双发、吴秋华 /图)

责任编辑:吴恙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