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寻访镇江关河的踪影

2020-10-26 10:18

afff173f-8091-436a-af30-768f763a10d9

1937年12月拍摄的千秋桥

1a1e93d8-a504-4e77-a17d-5a47b6e7ed98

光绪五年(1879年)镇江城地图

文/张峥嵘

一提到江南城市,闭眼就能想到穿城而过的河道,一座座造型别致的石桥,傍河而筑的民居,民居旁就是水,石阶的埠头从岸边一级级伸出来,女人正在埠头上浣洗,而离她们只有几尺远的渔船上正升起一缕白白的炊烟,炊烟穿过桥洞飘到对岸,对岸河边有又低又宽的石栏,可坐可躺,几位老人或小孩满脸宁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过往船只。

关河的历史

有了河流,一切就全活了起来,城市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水滋养的镇江,纵横交错,宛如大地洁净皮肤下密布的血络,城市的容颜因之而变得水润妩媚。

河道就像城市的动脉,根据光绪五年(1879)绘制的镇江地图显示,当时镇江从南水桥附近处分成了三条河道,一道经虎踞桥、中山桥流向长江,这条河现在还存在,即古运河市区一段;一道河沿着东面城墙流向长江,这道河已经消失,变成了现在的梦溪路,这两道河是当年的护城河,都在城外。而第三道河即关河,该河从南水关流向市区,经寿邱山、凤凰岭,抵达千秋桥后拐向太平桥,经北水关出城。这就是镇江曾经存在过的古河流。可经过了几百年踉跄路程的关河,现在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只能在镇江一些老地名中寻觅到些许踪影。

据杨瑞彬等主编的《镇江古今建筑》介绍:关河又名漕河,贯穿老城区,南接京杭大运河,北通长江,为漕运的重要水道。城之南北各置水关一座,既可调节水位,又能控制船只来往。遇有军事变乱则封关闭城,以资防守。这条穿城河的两端都和运河相通,河道经过处共有五座石桥。此河由旧城西北角的北水关向东南经过仓巷,有太平桥;再向东经过四牌楼(解放路),有高桥(又名绿水桥);再向东南经过第一楼街,有千秋桥;再向南经过五条街(中山路),有网巾桥(又名嘉定桥);再向东南经东门街(正东路),有范公桥(又名清风桥);再向东南到南水关出城。

关河的作用

城以水兴,水为城用。关河河道的开发、利用给市民带来了生产、生活的便利,而且也带动了沿岸经济的繁荣。历史上有许多诗词对此有过描述:宋朝诗人释仲殊曾在《京口怀古》写了“万岁楼边谁唱月?千秋桥上自吹箫。青山不与兴亡事,只共垂杨伴海潮”的诗句,就是描写了关河千秋桥边、万岁楼的繁荣景象。随着时光流逝,城市变迁,关河已不复存在,横跨关河的所有桥梁也荡然无存。然而,以桥为名的地名,如千秋桥、网巾桥、范公桥等名称一直被口传或沿用至今。提起这些桥,镇江至今仍有一副很有名的对联为人们所传诵着。联曰:石婆婆磨刀劈竹竿,万家箍桶;范公公拖板搭浮桥,千秋太平。了解一点镇江历史的人都知道,这里的范公公并不是指的造桥匠,而是当年建造范公桥的润州知府范仲淹,对联的下联也提到了关河上的三座桥:范公桥、千秋桥、太平桥。

中国很多地方都长久地时行这样一句儿歌:“摇摇摇,摇到外婆桥。”不知多少人是在这句儿歌中摇摇摆摆走进世界的。人生的开始总是在摇篮中,摇篮就是一条船,它的首次航行目标必定是那一座座神秘的桥,慈祥的外婆就住在桥边。早在躺在摇篮里的年月,我们构想中的这一座座桥好像就是我们人生的机缘。因此,不管你现在多大,每次路过河边看见仅存的几座石桥的时候,心头总会渗透出几缕奇异的记忆,陌生的观望中潜伏着某种熟识的意境和情绪。

关河不像金山那么出名,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百姓。如果说金山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每当镇江城市遇到兵荒马乱的时候,关河总是沉着地为百姓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在镇江城市的发展中曾起许多作用,具有许多实用功能:首先满足了百姓生活用水的需求,古代社会,没有自来水等公共设施,住在河道两岸的百姓,生活饮用、洗涤完全依靠河水的便利;其次是运输的需要,古代社会,江南水乡水网密布,不仅提供了舟楫之利,而且遇到漕运河道拥挤,也可以利用此河道减轻运输压力;再次是公共设施的辅助作用,遇到大雨滂沱,河道也成了最好的排泄通道,如遇附近火灾,河道也成为最好的灭火水源;最后在战备紧急时,虽镇江闭城封锁,然只要将南北水关(闸)开了,则关河河流仍然是可以畅通的,保证了城内生活用水之便。

关河被填埋的历史

镇江自民国初年即已定议陆续拆城,而关河则一直到民国十八年(1929)以前,还是畅通并基本上保持原样。不过河道两边,已有一些段落被零零落落地建筑了一些平房披屋之类。清末民初关河畅通时,曾间有小轮船行驶,直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中期,还常常看到载重十吨左右的木船进进出出,绝大多数是运往苏北的灰粪船,而沿河空地及河坡,草木灰及垃圾堆到处可见。1928年国民党江苏省政府迁治,镇江成为省会,规划城市建设,决定拆城填河筑路。1929年,设计施工建筑了由东到西的中山路和由南到北的中正路(即现在解放路)作为交叉干路,和这两条路相配合的工程,就必须拆掉几段城基和填掉几段关河。以中山路而言,即由中山桥起,向东经过大市口、五条街、小市口,向北到老北门为止。而中山路经过五条街时,必须将原网巾桥拆除,填河筑路。当时仅填了比路基略宽一两米的一段。而建筑中正(解放)路时,由南门火车站起向北经过大市口,再向北穿四牌楼抵城根,拆除城基一段,这里称为新北门。出新北门后直达江边。当中正(解放)路经过四牌楼时,通过关河,不得不填掉一段,而高桥也不得不拆除了。稍后一两年,又由中正(解放)路起兴建了正东路和镇澄路(镇江到江阴)相连接,正东路通过梳儿巷和下河头之间时,那里原有的一座范公桥同时拆除并填掉一段河身。所以关河的五座石桥,在1930年左右,已拆除了三座,并相应于桥基附近填塞了河身,使关河被分割成数段而不能通畅。这个情形,一直到解放时没有什么大变化。

当最初定议准备分期填掉关河时,曾有部分地方人士表示异议,并联名呈请江苏省政府保留关河,认为关河与生活用水、消防火灾、排涝水利、运输通道、战备需要有关。其时地方报纸也有所讨论。但官方和大多数人的意见,认为自来水事业已兴办多年,生活、消防用水,都不须依赖关河;新建马路都有下水道,宣泄也无问题,至于运输,马路更远胜河道;而关河沿线,并没有什么名胜古迹因填河而破坏。故反对填河的议论,很快就平息了。

最初填河筑路拆桥时,路基下敷设了几道涵洞,故未填河段,水流虽不通畅,但还是可以交流的,居民一直可以捕获鱼虾,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还有不少人凭岸垂钓。但由于填河计划,早已成不争的事实,附近居民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均就近向河岸两边倾倒,这样经过了近三十年之久,并未能将河身全部填平,而成了一段一段的池塘或洼地。1958年镇江大搞城市清洁卫生运动,清除市内各处空地堆积的建筑垃圾,才基本上将河身填平。嗣后又逐年陆续在填平的地上建筑房屋,关河河身旧迹,也逐渐消除;而所存千秋、太平两座石桥,也在近十几年内被逐渐拆除。

关河,你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史书!你曾像母亲般滋润着两岸的土地,你曾记录着古代的繁华,见证着近代的屈辱,并留下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遐想。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