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镇江孔庙记忆

2021-02-09 14:25

35d8cd26-4ece-488e-8530-ba150f2dcf28

文/图 沈伯素

镇江孔庙史实

孔庙是古代府县兴学重教的象征。自唐代以后,原为祭祀孔子的场所,均逐渐演变成当地的教学中心。史志载,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镇江于府东南的朱方门内建有府学,庙成,“颜子、孟子以下门人大儒之像,塑绘配享于座”。后经数毁数建,府学便成了堂堂正正的孔庙,历代的州学、府学、县学,内部都有孔庙,既祭祀圣师孔子,又纪念其他古贤,更传授儒学,培养人才。镇江孔庙一直承担了镇江教学重地的使命。

《江南通志》和《乾隆镇江府志》均载有后来孔庙迁徙之事。《乾隆镇江府志·卷八十八·学校》记载比较详尽,曰:“嘉靖元年,提学御史萧明凤念旧学湫隘,庙礼弗称,因大学士杨(一清)、靳(贵)二公议,特迁于朝阳门仁安坊寿邱山南麓,即龙华寺故址。”就是说,1522年,镇江孔庙从原址(日精山南)迁到了寿邱山(见图)。这一地点,也就是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复校于正东路的江苏省立镇江师范学校的校址。在镇江师范校园内鹤立鸡群的那座孔庙,就是一座跨越了几个朝代、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

志载:先后数百年间,孔庙地址一直未曾稍有改变,还因为寿邱山为县学所在,山又称过“县学山”。镇江孔庙经手的名人数以百计,其中人们尤其不会忘记的,有明代大学士、贤相、镇江人杨一清,因为孔庙迁建到寿邱山南麓,就有他的建议;而决定迁建的提学御史萧明凤,据史书记载,他是“敢人所不敢言者,直言公论”,三督学政,是一位热心倡学的清廉官员。到了现阶段的镇江师范,这里又成了校长夏佩白、学者吴调公等大批名师荟集之所。

孔庙见证我成长

永远记得,我能够走出山村,奔向更广阔的社会,就是得到了镇江孔庙的许可。1949年夏季,我冒着酷暑,在烈日下步行100多里,从茅山脚下来到镇江,投考江苏省立镇江师范,考场就设在孔庙。

那是一场决定我一生命运的考试。我虽然在那之前已经考取了另一所学校的高中,但就我家当年的经济条件,无论如何也缴不起读高中所需要的昂贵学费。而报纸上刊登的镇江师范招生广告明文宣布:对那次录取的学生,有每月四斗米的助学优待。四斗,也就是60市斤,我能否享受它呢?如果我不能被镇江师范录取,没有四斗米之助,就只能回到相对封闭的山村,耕种那几亩薄田。怎样度过我的一生,关键就看孔庙里的那场考试了!

孔庙,是当年镇江师范学校最宽敞的教室,作为考场之一,能坐下近百位考生。其时,我踏上高高的石阶,一边仰望眼前华丽的大屋顶,漂亮的飞檐,一边谨慎地通过庙前宽阔的石坪,一颗心早已紧张得砰砰直跳。在当年寡闻少见的我的脑子里,眼前这座高大庄严的建筑,简直就是金碧辉煌!但在抱着一副虔敬心态进入之后,往下一坐,一种“我是学生”的感觉还是产生了。孔庙,祭祀孔子、专事教学之所,我是坐在了应该来到的地方!

考题其实不难,我基本上都轻松应对了。只是作文考题对我来说略显生僻:《新时代师范生的抱负是什么?》这个问题我可从未想过,我是奔着那四斗米而来!因而,作文也就糊涂应付了。大概是孔老夫子佑助了我,那次考试,我不仅顺利被学校录取,还取得了好的名次。

孔庙永在心中

现在,位于正东路的这座孔庙已经消失多年。常常想起镇江孔庙,当时围在它四周的建筑全是教室和老师办公室,辛勤教书的老师们音容笑貌犹印在脑际,同学们孜孜攻读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

镇江孔庙,自从明代嘉靖之初迁建于寿邱山南麓以来,数百年庙址未变,其作为教学重地的功能也未变。时下,曾经的省立镇江师范校址,经历数次演变,学院的操场就是我所知、所亲、所爱、所敬的孔庙原址。

再怎样变化,镇江孔庙永远在我心中。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