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1944,粟裕率新四军一师南进经镇江始末(上)

2021-03-03 14:37 来源:京江晚报

文/孟宪威

中央确立 发展东南的战略方针

1944年,根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中共中央提出了在巩固华北、华中的同时,以主要力量向南发展的战略方针。9月27日,中共中央向华中局发出《关于发展苏浙皖地区的方针和部署》的指示,重申发展东南,指出:“对苏浙地区应有新的发展部署,特别是浙江的工作,应视为主要发展方向。”“苏南部队除巩固现有地区外,中心工作应放在太湖西南岸,沿京杭国道深入天目山,造成过钱塘江与浙东打通的战略态势。”随后,中共中央又指示华中局:新四军在执行西进、南下两大任务中,应以南下为主,江北兵力尽可能抽调南下,一切工作首先着眼保证南下任务的完成。10月9日,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作出发展苏浙皖地区的部署,决定以粟裕任师长的新四军第一师担负南进任务。

粟裕主动请缨执行南进任务

南进任务原定由一师副师长叶飞担任,率一个主力旅渡江南下,会合苏南的十六旅,恢复第六师番号,由叶飞任六师师长。但一师师长粟裕主动请缨,请求率部南进。

粟裕对于发展东南,怀有特殊的责任感。从1934年7月红七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粟裕和战友们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无数的生命和鲜血,才得以在浙南和闽浙边保持了战略支点。抗日战争中粟裕一直关注着那里形势的发展,1942年5月,粟裕即曾向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提出建议,增派部队向浙江发展,虽然未获批准,但南进始终是粟裕萦挂于怀的夙愿。

10月24日,中共中央复电华中局,同意由粟裕率第一批主力部队执行南进任务。11月2日,毛泽东与刘少奇又电示华中局:粟裕南下后,考虑设立苏浙军区,统一指挥苏南和全浙。

11月12日,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在淮南召开会议,讨论和决定发展东南的方针、政策、步骤、方法和可能抽调的力量。11月26日,中共中央复电批准华中局的部署,由粟裕率领第三旅第七团、特(务)一团、特(务)四团3个团7000余人及由中央、华中局、苏中区党委分别调集的各类干部300余人首批南下,会合十六旅、浙东游击纵队发展苏浙敌后。

挺进苏浙是粟裕第三次执行先遣任务。前两次是1934年7月到1935年1月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和1938年4月到6月的新四军东进抗日先遣队。

新四军一师的南进准备工作

南进任务确定后,一师即在严格保密的状态下开始了各项准备工作。组织预定南下的各部队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集中整训,开展军事大练兵,进行形势和政策教育,整顿组织,补充兵员和武器装备,做到齐装满员。布置苏中军区军工部制造小型迫击炮500门、炮弹5000发,使南下部队每连装备自制52毫米小炮3门,每营一个装备自制73毫米迫击炮和重机枪的机炮连,每团一个装备洋造82迫击炮的炮兵连。突击翻印浙江和苏南五万分之一地图,还派人到上海采购了医药用品和通讯器材,并准备了大量法币和一些金银以便必要时在新区使用。因金银数量大,还分配到各部队分散携带,七团教导队队长秦镜回忆:“另外每人再带一米袋子钱,我和指导员倪伟同志是一米袋金条,排长以下是一米袋银圆。”

12月5日,成立南下司令部(对外称练兵司令部),以一师参谋长刘先胜为司令,派出得力干部到江边侦察,选择南渡路线。一师师部机关也一分为二,一师侦察科科长严振衡回忆:“粟师长反复交待不要把工作能力强的同志都带走,还得留下一些同志坚持原地工作。提醒我不要犯本位主义错误。”

部队从苏中南下,要通过长江、京沪铁路(今沪宁铁路)、大运河等敌人的封锁线。第一道难关,也是风险最大的一关,就是大部队偷渡敌人严密封锁的长江天险。全国解放前粟裕带着部队四次渡越长江,这是第二次。由于渡江人数多,所以分成东西两路。西路由粟裕带领第七团和干部队从淮南出发,从仪征、东沟(六合城西南)间地区渡江。东路由一师参谋长刘先胜、三旅旅长陶勇率特一团、特四团和机关后勤,从江都大桥地区渡江。

镇江地方党组织的接应准备

遵照上级指示,中共苏南一地委(辖句容、茅山、镇句、江宁县委)和中共苏中五地委(辖山北县委、山南县委、江镇县委、扬中县委、武进县委和铁道工委)为接应新四军第一师主力顺利渡江南进,积极紧张地投入了各项准备工作。

西路由苏南一地委书记汪大铭坐镇镇句县指挥,开展日伪军工作、内线工作和民工征调工作。10月,在华中党校学习的镇句县委书记彭炎奉命返回,配合汪大铭筹划接应工作,并带一个侦察连在龙潭、下蜀间的铁路沿线开展工作。第十六旅参谋胡德功等到句北地区配合镇句县做好长江、铁路南北交通的安全保障工作。12月17日,汪大铭奉命率茅山保安司令部1个连及电台去句北地区,直接与粟裕进行联络,接应大军渡江。

东路在苏中五地委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于10月份着手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地委领导陈云阁、康迪等人分工负责解决渡江交通工具和交通运输;过江上岸后的粮草、食宿;安全通过运河、铁路封锁线等问题,指派专人率领武装人员警戒镇江、丹阳方向的敌人。同时,事先派人到常州、丹阳间虚张声势,造成新四军大部队要通过的假象,以转移敌人的注意力。

在地处大军渡江第一站的新老洲,江镇县委、江镇办事处做了大量工作,征召到200余条民船、渡船和渔船,全部按时在南老洲的大沙和北老洲的八江口秘密集中,编队待命。山北县委除了调集数百条木船外,还通过内线关系,以到嘶马、大桥运烟叶为名,租了一条镇江福新轮船公司的“新余号”货轮以备用。为了保证大军渡江时不受日军侵扰,山北县长赵文豹事先布置内线人员采取某些特殊措施,届时把日军全部吸引在敌据点内,而让受抗日政府秘密控制的伪军站岗放哨。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