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在人生的每一个起点 记陈玉峰
跨越,在人生的每一个起点 ——记丹阳市罗伯特车件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玉峰
本报记者 陈志奎
编者按:
为展示我市跨越发展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的精神风貌,弘扬跨越发展的时代精神,营造跨越发展的浓厚氛围,市委宣传部联合镇江日报社、市广电局从今日起推出“跨越发展先锋”栏目,集中反映跨越发展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的典型事迹,藉此凝聚跨越发展的精神力量。
艰难坎坷、磕绊碰壁的时候,需要跨越,跨越是将困难踩在脚下的壮志豪情;一马平川、志得意满的时候,需要跨越,跨越是不安现状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事业低谷、危机四伏的时候,需要跨越,跨越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华丽转身。
省十大杰出创业明星陈玉峰,今年40岁,他人生中的每一个起点无不打上跨越的烙印。他不向命运低头,跨越了穷困潦倒的逆境,完成了一个农家子弟从打工者到创业者的角色转变。他永不满足,气势如虹,跳出小富即安的狭隘,一家企业不够,连开四家企业,眼下还筹划创办集团公司。即便是金融危机的艰难时刻,他仍锐气犹存,凭着对市场的敏锐嗅觉和精准把握,坚定信心、蓄势待发、危中求机,带领企业一步步走出难关。
自强不息,一根扁担闯天下
成长于丹阳市新桥镇金桥村的陈玉峰幼年家境特别贫寒,只能寄居在生产队的库房里。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如同春风吹遍大地。陈玉峰激情焕发,走出农村闯荡社会的念头越发强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次年陈玉峰毅然踏上打工的征途,只身前往徐州,跨出了人生中的第一步。
打工期间,脑子灵活的陈玉峰捕捉到了商机,意识到开灯具店有市场潜力。于是,利用家乡灯具行业的优势,在徐州开办起了灯具经营部。现实总比想象要严峻,由于人生地不熟,又缺乏经验,经营部一直打不开销路,陷入困境。但是,陈玉峰没有气馁,下定不闯出门路不回江东见父老的必胜决心,转换营销思路,改“等客上门”为“出门找客”。一根简单的扁担成为他随身携带的工具。陈玉峰回忆,“箱子要是一个个搬,肯定不好拿,用扁担挑就好办多了。先把装灯的箱子挑到公交车上,下了车再把箱子挑到各个门市”,一趟又一趟,汗水全然湿透了衣服。那时的陈玉峰俨然成了一个标标准准的挑夫。
慢慢地,这个用扁担挑灯具的青年人赢得了当地客户的信赖和支持,销量稳步上升,经营渐入佳境,自此淘得人生第一桶金。
锐意开拓,连开四家公司
在认真考察了灯具市场后,勤于钻研的陈玉峰于1998年创办了徐州灯具有限公司,从灯具经销环节跨入生产环节,迈出了事业发展中的关键一步。凭借着质量保证和技术创新,公司赢得了徐工集团等大企业的认可,专门配套生产灯具系列用品。诚信经营,文明经营,经营有方,经营有绩,1999年陈玉峰被推选为徐州市商会副会长。
但陈玉峰丝毫没有止步。2002年春节,陈玉峰毅然回家乡办厂。“办个几百万元的企业,自己也乐得逍遥自在。一旦规模做大了,企业管理运作起来会更烦神。”话锋一转,陈玉峰说,但他不喜欢安逸,更不喜欢原地踏步,他希望不断地开拓、不断地进取,“因为做企业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003年,丹阳市罗伯特车件有限公司成功投产。罗伯特车件有限公司专业生产气制动系统元件、汽车电器、工程机械、灯具系列产品。自公司成立开始,陈玉峰就实施科学化、现代化、精细化管理,公司所有产品均通过国家汽车质量检测中心的检验。因为质量有保证,公司每年都获得了生产100台套重型机械气制动产品的订单。
2005年,陈玉峰在徐州投资创办金太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2007年,又在家乡投资创办了丹阳市智业车件有限公司,当年即实现销售额2000余万元。连开四家公司后,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鼓励之下,陈玉峰正在积极筹办成立集团总公司,把企业舰队打造成航空母舰,谱写创业的新篇章。
危中求机,机遇垂青有准备者
创办一家、成功一家,奥秘何在?陈玉峰独有一番心得。某供应商急着赶赴上海参加产品推广会,临时缺了几个特别型号的灯具,四方寻找未果,后来找到了陈玉峰。几个灯具根本谈不上是生意,纯粹是帮人忙,但陈玉峰没有推托不嫌麻烦,凭借着对灯具业务的熟悉,很快在市场上找到了那批型号,解了对方的燃眉之急。之后,该供应商在陈玉峰公司里投放的订单直线攀升。
仅有激情与干劲还远远不够,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尤显重要。去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令陈玉峰的公司举步维艰。金融危机最严重的10月份,车件公司的销量缩减到只有日常销量的20%,公司业绩跌到了谷底。危机面前陈玉峰没有自乱阵脚,而是密切关注着政策的走向。他坚信,汽车产业具有拉动刺激消费的功能,眼前的困难是暂时的,其行业前景长远看来必定大有前途。一旦汽车产业复苏,为汽车配套的零部件产业的订单将会迎来大幅增长。
为此陈玉峰苦心经营,蓄势待发,充分做好了扩大产能的准备。他广泛进行市场调研,结合产品的技术分析以及市场前景调整产品结构,痛下决心停产了一批虽有市场但需求不高的产品,集中精力主攻以自动系统等为主的附加值较高的拳头产品。产品优化升级的效果很快显现。
机遇垂青了这个有准备的人。今年1月开始,国家“汽车业振兴规划”的出台,给汽车零部件行业注入一针强心剂。陈玉峰的企业不仅度过了经济严冬,整个厂区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远超去年同期销量,按照目前的强劲走势,预计今年将实现1.5亿元的销售额。
乡情不泯,毅然回乡创业
2002年春节,身价千万的陈玉峰带着改变老村落后面貌的雄心,不顾亲朋好友的劝阻,面对困难和风险,毅然回家乡办厂。
在徐州打拼多年的他何以会把事业的根据地转向家乡?
“赚了人家的钱,荒了自家的地,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我们不可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异地”,陈玉峰坦言,无论在外漂泊多久,无论事业多么成功,但身处异乡,内心总不自觉地会泛起一种失落感,一种找不到根基的茫然。在外打工时间长了,经常听到身边一些朋友说想回去创业,觉得在家乡干自己的事业,为老家作贡献,更有踏实感和成就感。陈玉峰感慨道,俗话说“子不嫌母丑”,家乡再贫穷,也是生我们养我们的母亲。“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建设好她,这才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业”。
罗伯特车件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尽管创业维艰,但陈玉峰坚持员工利益重于老板利益的民本理念,大量招用本地困难村民。公司共招用本地村民65人,其中有许多人是被某些企业弃用的大龄劳动力。陈玉峰为了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录用了他们,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他们进行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就业能力。
创造岗位,支持村民就业
据统计,陈玉峰的玉峰灯具公司、罗伯特公司和智业公司共创造就业岗位300多个,其中安排本地农民230余人,安排连云港等结对扶贫地区外来打工人员70余人。创造数百就业岗位之时,陈玉峰还大力支持村民创业,因为“输血重要,造血更重要。”
2002年,陈玉峰看到村民陈玉平一家靠耕种3亩田地只能维持基本温饱,心里很不是滋味,便决心帮陈玉平创业。罗伯特公司成立之后,陈玉峰便将某一配件让陈玉平生产供应,可陈玉平一无本钱二无技术,陈玉峰就垫资为他购置了一台车床、一台切割机以及部分原材料,并请一位车床师傅手把手教他加工配件。
由于刚开始产量不大,且质量常出问题。陈玉平渐渐打起了退堂鼓,说还不如种田算了。陈玉峰不厌其烦耐心劝说,并派技术人员经常现场指导。渐渐地,产品质量稳定了,陈玉平一年下来也赚了一些钱,尝到了甜头。随着生产量的增加,陈玉平又添置了两台车床,请了两个工人,小作坊规模越来越大。去年陈玉平还新建了两间楼房,生活阔步迈向小康。
陈玉平的经历并不是个案,在陈玉峰的带领和帮助下,刘茂方、陈志平、王福和、田浩等,或生产纸箱、或加工冲压件,或供应橡胶件,或进行注塑机配套协作,都先后走上了创业之路。
热心公益,肩负社会责任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尽管富甲一方,但陈玉峰依然扶危帮困,热心公益,完成着精神境界的提升与超越。创业的同时,他始终没有忘怀自己的社会责任,不管自己资金紧张与否,无论是在徐州还是在丹阳,面对社会公益事业他慷慨捐献,毫不吝啬。
一份清单记录着陈玉峰几年来的爱心之旅:为重庆山区兴建希望学校捐资7万元,为新桥镇的自来水厂建设捐资7万元、为集镇亮化和乡村道路改建捐资5万元、为资助当地贫困户捐款2万元、为抗震救灾捐款6万多元……累计已逾70万元。在热心行善的过程中,陈玉峰收获了信任和快乐,精神境界得到了新的提升。但他并没有止步,他初步的打算:在成立集团总公司后,设立专门的扶持贫困青年的“创业基金”和救助弱势群体的“慈善基金”,形成扶困救济工作的常态机制,进一步履行规模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建设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陈玉峰的付出,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2003年,陈玉峰当选为丹阳市人大代表;2006年,被丹阳市评为返乡创业“十佳先进典型”;2007年,被评为市级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被评为市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工作先进个人;2009年获评省十大杰出创业明星。从守着一爿小店铺苦心经营到奔波于四家规模企业之间运筹决策,陈玉峰显然忙碌了许多,但忙中有乐,乐中有甜。他说:“作为创业者,最大的幸福不是自己名下的资产增多,而是凭自己的实力能够实现年少的梦想,能够履行自己对亲人、对家乡、对社会的责任。”
责任编辑:张驰川
(原标题:镇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