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工业园:庄稼地里“长”出大项目
不久前,这儿还是一片庄稼地,寂静中,麦苗儿和油菜花儿飙着劲儿生长开放。现在,这儿已变成了一片大工地,喧嚣中,一座座新厂房鼓着劲比肩长高。可现在,这儿却深深地引来越来越多的目光,不分白天黑夜车来人往。因为,在京口工业园这片正在迅速嬗变的土地上,承载着诸多投资者的希望与梦想。
“今年以来,公司已完成销售1.7亿元,在手的订单还有2亿元,生产任务已排到八九月份。”站在位于京口工业园的搬迁技改项目现场,看着一栋栋厂房逐日长高,镇江市宝华半挂车配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长勇有点兴奋,也有一点紧张。他说,公司老厂区位于陈家门,是北部滨水区建设需搬迁的企业之一,而且,占地仅120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员工400多名,最高峰时年销售仅4.8亿元。而借助北部滨水区建设之机实施的搬迁及技改工程,不仅厂区面积增加到近300亩,厂房面积扩大到11万平方米,企业员工可增加1000余名,而且还同步实施技术改造,增添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增加了空气悬挂等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年销售可达到20亿元。
在王长勇的带领下,记者踩着还没有来得及硬化的泥泞道路朝施工现场走去。每走近一步,眼前的一栋栋厂房就明显地长大一分。直至站到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9号车间内,伸直了脖子抬头仰望10余米高的楼顶时,才真正切身体验到人在这个庞然大物面前的渺小。王长勇说,这其实是新厂区最小的一个车间,最大的一个是它的4倍大,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按照计划,8月份完成厂房建设,然后是设备安装和调试,年底即可投产汽车鞍座、车轴、悬挂系统、支撑系统等汽车配件产品。
从宝华半挂车配件有限公司新厂区出来,拐过两个弯就是总投资6亿美元的绿洲新能源项目建设现场。今年3月中旬,记者曾来采访过,当时这儿还是一片空地,只能远远地看见一些打桩机在远处作业,几乎没有人影,显得十分有点冷清。然而,仅仅过了两个月,眼前已是完全变了模样。当初那一片空地,已被一条条硬化的厂区道路区格成不同区域,经过6个月完成的地下承台工程上,钢结构厂房就像堆积木一样在迅速长大长高。身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活像农民工的工地负责人刘嘉桢博士告诉记者,为了早日建成投产,他每天都泡在工地上。同样时刻牵挂着工程进展的绿洲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宝生博士表示,按照目前的计划进度安排,6月底主厂房封顶,7月底安装调试设备,10月份就能生产出目前国内转化率最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非晶硅薄膜电池。
在华东地区规模最大、在全国排名前三位的冷库项目——恒伟物流,公司董事长于江一身工人打扮,正紧张地组织工人施工。“我们主要是为百事食品公司提供食品果蔬的仓储、物流服务。百事公司与一般合作伙伴只签最长5年的合同,但是,我们签的是‘5+5’的十年合同。因为,我们从1998年就开始了合作,每年为他们提供三分之二以上的物流服务。”踌躇满志的于江非常自豪。他说,除了百事公司外,他的企业还能为镇江生产的瓜果蔬菜提供冷藏、运输、交易等服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
在京口工业园区采访,处处都能看到这样的热闹场面。京口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吴立宪说:“与其它辖市区开发区相比,京口工业园起步并不早,基础也差不多,各方面都并不起眼。但是,这几年的发展步伐却非常快,近年来,不少指标都在全市名列前茅,已成为全区工业经济的中坚力量。”(马弋惠 姜木金)
权威点评——杨志强(京口区发展改革与经济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
始终把大项目建设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兴产业快速增长的主要手段。新兴产业项目的开发建设将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图为宝华半挂车公司厂房钢梁架设现场。 王呈 摄
责任编辑:于蕾
(原标题:镇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