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书写人生
摘要:用爱书写人生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那就是爱!当老师用真情去温暖孩子,用爱心去感化孩子时,我相信绝大多数孩子的心是可以被融化、被感染的。
我是镇江新区大港中学的一名普通政治教师,从教22个年头,今天能够站在这里感到非常荣幸,我给各位汇报的题目是“用爱书写人生”。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那就是爱!
2009年5月“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彭成感恩教育演讲报告会在我校隆重举行,告别“网吧”这一主题更是催人泪下,很多孩子上台呼喊出了自己的心声:“为了爱、为了责任,我再也不去网吧了!”“为了我自己、为了父母,我再也不去网吧了!”“为了不让爱我的人失望,我再也不去网吧了!”当彭成老师向台下老师询问:“谁愿意为九(7)班的杨扬同学作证?”时,其他任课老师都没有应答。虽然我不教他们班,也不了解杨扬,但是我不能让孩子滚烫的心遭遇冷落,不能让孩子的激情遭受打击,我觉得应该站出来给孩子鼓励和支持,给他重新开始人生的信心。于是,一向不喜欢抛头露面的我,这次竟然情不自禁地走上主席台为杨扬同学充当了告别网吧的见证人。我愿意相信他的决心,更希望给他信心。
既然在几千人面前为杨扬作了担保,那我就要对杨扬的行为负责。在随后的日子里,我又多次利用课余时间和杨扬进行交流、谈心,最终,我用自己的爱心、真心、诚心、耐心逐步的感化了他,使他渐渐地远离了网吧。
当老师用真情去温暖孩子,用爱心去感化孩子时,我相信绝大多数孩子的心是可以被融化、被感染的。
我是一名思想品德课老师,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我觉得老师什么时候都应该是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自己首先要做到,而且要做好。身教重于言教,千百次的说教,不如一次的实际行动。 “给予比获得更快乐”是我一直信奉的一句话。多年来,我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省出了数万元,资助了数十名贫困孩子和社会人士。在我资助的人中,有自己的学生,有本村和邻村的村民,有素不相识的外乡人甚至外省人,也有自己的亲戚、朋友。
2003年,帮助贫困孩子就学的“社会妈妈”活动在镇江开展起来了,我有幸成为最初的“社会妈妈”。如今“社会妈妈”已经成为大爱镇江的一个品牌。
李忠云,西麓小学学生,父母是外地人,在镇江打工,家中遭遇火灾。从2003年起,我每年资助她300元。
2003年6月11日,是李忠云十岁生日,而我母亲6月7日早晨因病永远的离开了我。为了给李忠云带去一份生日的快乐和祝福,我忍着悲痛,于7号早晨抽时间上街去买了两套衣服、鞋袜和一些学习用品寄给了她,让她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和温暖。我想,母亲在那一边,定会含笑,也许那是对母亲最好的纪念……
殷圳,我的一个学生,虽身在普通班,却积极要求上进。偶尔一天我从班主任那了解到他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无固定工作。我于是从2003年他上初二开始,每年资助他500元,直到他高中毕业考取大学。我不仅在经济上帮助他,更从精神上鼓励他、关爱他,促进他学习成绩迅速提高,并考取上党中学重点班。如今,他已经是一名大三的学生了。这些年他不仅靠勤工俭学维持自己的生活和学业,而且还懂得照顾、关爱比他更需要帮助的人。他对我说:“老师,是您教我学会把爱传递下去的。等我工作了之后,我要将收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另一部分用于资助别人,像老师您一样。”说实在的,我帮助别人从来不求回报,只是希望我所帮助的人,能够学会感恩,将来能够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将爱心传递下去。殷圳已经做到了,我感到很欣慰。
2008年4月,我从亲戚口中得知江都大桥镇的一个叫徐润生的13岁孩子,父母相继病逝,家庭一贫如洗,靠七八十岁年迈、体弱的爷爷、奶奶生活,而且爷爷还是个残疾人,我于是每年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300元汇给他,并且写信鼓励他。虽然每年给孩子寄钱、写信,但心中还是时常惦记着两位老人和孩子。于是,今年春节正月初四,我买了些学习、生活用品、保健品等特地和老公一起去苏北看望了可怜的老人和孩子。
2007年底我校张露同学被查出患有白血病,我先拿出200元捐给了张露,第二月又捐了300元。我不仅自己帮助张露,还在博客中发出呼吁,广州的一个博友被我的真诚所感动,寄来了500元托我转交张露。同时,我在任教的各个班级都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让学生“少吃一点零食,少喝一瓶饮料,多献一份爱心”积极为张露同学奉献爱心,同学们表现非常踊跃。
2008年教师节那天,我去市妇联为几个孩子续费,张部长了解到我家里的情况并不富裕,而且丈夫也没有稳定的收入,家庭担子又重,她劝我不要再发展资助的人数。我非常感谢张部长对我的理解,不过遇到贫困的人,我就想尽点微薄之力,否则我感到不安的。那天,在张部长那,我看到句容华阳荷花塘一个叫刘顺祥的孩子的资料,这个孩子在他上小学二、三年级时父母相继病逝,伯母收养了他,谁料他伯父十三年前也因病去世了。伯母是个地道的农民,已经六十多岁了,生活困难,且有一个三四十岁的痴呆儿子。刘顺祥非常懂事,学习也认真,考取了盐城师范学院,但是,六千多元的学费让他们犯了愁,虽然暑假里,这个孩子也出去打工了,可是总共加起来才筹集到两千多元钱。我没有多大的能力,只能尽力而为了,17号发了工资,随即给他汇去了500元。一下子从仅有的2100元工资中拿出500元对我一大家子人的生活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我觉得能够为别人排忧解难,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2006年的一个冬夜,看了湖南卫视的“洞穴之光”节目,我被贵州省紫云县山里的孩子生活贫穷、但努力学习的精神所震动,给紫云县中洞小学的王朝全、杨秀汇去了400元。2007年9月12日,《扬子晚报》报道了“12岁少年苦撑一个家”,我第二天上午给主人公潘宏程汇去500元……
“授人玫瑰 ,手留余香”。这些年我到底帮助过多少人,我也记不清楚了。从2003年开始,我先后担任过12位孩子的“社会妈妈”,同时还资助了7名其他孩子,目前正在资助的还有7名孩子。我不仅从物质上帮助这些孩子,还从精神上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从而努力学习,好好做人,将来报效社会。
有人可能要说,你这么捐助别人,肯定是因为你有钱,其实不然,我只是一名普通教师,工资并不高。我除了要养活自家人之外,还要供养侄女和妯娌,更要赡养婆婆和姨妈。丈夫也没有固定工作,前两年丈夫和朋友合伙做生意,又被朋友骗了,至今还欠着银行和保险公司近十万的贷款。尽管这样,我依然没有放弃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我曾经因为2元钱而上不起学,所以,对贫困孩子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我每年要资助好几个学生,要我一下子拿出多少钱来还真是有点困难,平时上课教育学生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我自己首先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每天我会往储蓄罐里放进10元、20元的,采用这种积少成多的方法来帮助贫困孩子。对困难人群我向来很大方,但是,对自己我却有些苛刻,买东西都要再三考虑,能不买的尽量不买。我常想自己少买一件衣服、一双鞋,就能省出一点钱来,多帮助一个贫困学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爱心是可以传递的。2007年九月初,我在课堂循循善诱学生要学会关爱,要为贫困学生献爱心,我顺其自然列举了自己和其他一些为贫困学生献爱心的例子。意想不到的是,一下课,八(7)班的徐梦晨同学就表示要用自己的零花钱资助一位小学生上完小学,而且她强调她父母全力支持。就这样徐梦晨同学成了我们学校的第一个学生“社会妈妈”。紧接着,赵容和张媛玥等同学也纷纷加入了“社会妈妈”的行列。
2008年4月,徐梦晨同学荣获2007年度镇江市“十佳感动校园之星”称号;张媛玥、赵容同学荣获提名奖。新区大港中学的校园内到处洋溢着爱的氛围,扶危济困在新港中校园内蔚然成风。仲丽娜、毛艳、孙艳、贾建红、张瑾等老师被孩子们的爱心感动着,也纷纷加入了“社会妈妈”的行列;赵文霞、解柳老师也分别以她们女儿的名义来资助贫困孩子。送走了一届毕业生,又迎来了新一届的学生。
2009年12月,七年级的王承轩等12位同学又加入了“社会妈妈”行列。同时,初一(4)班、(6)班、(8)班的同学也纷纷拿出自己的零花钱,以班级的名义共同资助贫困学生,充当贫困孩子的“社会妈妈”。对于孩子们要求加入“社会妈妈”队伍我是有要求的:第一,不能额外向父母要钱,必须是自己积攒的零花钱或者压岁钱等;第二,必须征得父母的同意,得到父母的支持;第三,不要为了攒钱而亏待自己的身体;第四,心态要端正,做善事不能求回报。
这些学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身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和书信、电话交流,他们不仅增强了爱心,培养了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而且她们的人格在奉献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很多受助孩子也找到了学习的榜样,树立了学习的信心,有些残缺家庭的孩子,在和资助人的不断交流中,促进了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少了抱怨和仇恨,多了感恩与关爱。
新区大港中学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大家庭,从学校领导到普通师生都普遍关爱弱势群体。2009年开学不久,赵勇校长代表学校给了我1000元让我买点东西送给贫困学生。爱心在不断地传递,我们新区大港中学“社会妈妈”队伍在不断壮大。如今我们学校已经有28名“社会妈妈”个人和3个“社会妈妈”集体,一共资助了35名贫困孩子。我校师生踊跃当“社会妈妈”事迹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赞誉。根据我校“社会妈妈”事迹改编的音乐情景剧《放飞的爱》在市、省中学生文艺汇演中分获一、二等奖;同时,“镇江新区港中师生踊跃当‘社会妈妈’”荣获镇江市“2009年十大教育新事”。
说实在的,当初我只是想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做点我觉得该做的事情,根本没想过会得到什么回报。没想到就做了这么一点很平凡的事情,却引起了那么大的动静,“镇江市百佳文明市民”、“镇江市希望工程先进工作者”、”镇江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接踵而来,报纸、电视采访也是时而出现,这完全违背了我当初行善的初衷。所以,今天站在这里我既感到荣幸,更感到不安。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的传统美德,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一部分。我婆婆小儿子2003年初突发心脏病去世,留下了10岁的女儿和体弱多病的妻子。在小叔子下葬的那天,我许下诺言要照顾侄女和妯娌。七年多来,我一直将侄女当自己的亲身女儿一样抚养,吃的、穿的、用的……都为她考虑周到,让她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为联系方便,我还帮她们母女俩买了两部手机并帮她们交纳话费。
我对公婆、姨妈等老人更是孝敬有加,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来赡养。2007年秋我公公中风瘫痪,我每天上班之余,要悉心照料老人,喂公公吃饭、吃药,帮公公敲背、捶腿、按摩脚底,给公公讲故事……公公去世之后,我怕婆婆孤单,就将年迈的一个人独居的姨妈请过来和婆婆做伴。我每天除供应姨妈两顿酒饭外,每月再给她二三百元零花钱。婆婆年老多病,我为她求医问药、嘘寒问暖。平时,婆婆、姨妈有什么需要,我都会尽力满足她们,两位老人总是说我比亲闺女还要好。为了减少婆婆的孤单,也为了照顾姨妈和侄女、妯娌方便,我干脆将我们四个小家庭都聚拢在了一起,组成了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我承担了这个大家庭的所有开支。
“立人先立德,育人先正己”,我将一如既往地在教书育人中体验为师之快,在帮助他人中感受做人之乐,继续把我的手心放在他人的掌心,用我的爱心温暖孩子的童心,用爱铸就师德之魂,用爱书写教师人生!
责任编辑: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