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镇江新闻 镇江政要动态 李茂川

丹阳委书记李茂川谈“转型升级、强市富民”

2011-02-18 16:10 来源:镇江日报 费菲

  今年1月13日,在丹阳市人代会全体大会上,来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专家,以PPT形式,用整整1小时,向与会人大代表详细介绍了新出炉的《丹阳市城乡一体化规划大纲》。

  “中规院帮助各地做了很多规划,但在人代会上向代表汇报,并以人代会决议形式保证规划的执行,这是第一次。”这是专家在会上的第一句话。

  这个具体案例,是丹阳决策层近年来绸缪未来地区经济社会事业整体发展方向的缩影。转型、提升是规划中的关键词。这与如今浓厚的转型升级氛围和要求不谋而合。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面对“十二五”发展新要求、新机遇,李茂川亮出了丹阳市在开局之年的目标:速度与苏中争雄,转型与苏南共振。

  “丹阳对自己提出的这个要求,是辩证统一的。速度与苏中争雄,是要‘快’;转型与苏南共振,强调‘好’。确立这样的目标,是将丹阳放到全省范围内去考量,从长远发展角度给出的定位。而达到目标的路径,可以概括成八个字:‘超越、转型、统筹、共享’。”李茂川说。

  ■关键词:超越

  “超越,是丹阳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制定2011年主要经济目标的基本出发点。”李茂川说,所谓超越,即发展速度要高于镇江、高于江苏、高于苏南。用指标体现就是:GDP突破700亿,增长16%;财政收入100亿,增长25%;一般预算收入40亿,增长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确保400亿,力争450亿,增长33%;居民收入力争五年翻一番……

  从发展思路上,着重抓好六大环节:一是通过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增长,进一步提升丹阳在全国竞争力排序的前移;二是围绕科学、高效、高质态发展理念实施好全境规划;三是以载体建设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努力提高城市化水平;四是大力打造新兴产业集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集群;五是“四外并进”借力发展,集聚吸纳转型发展的各类要素;六是加强软环境建设,用新的工作方法,新的工作举措,实现新的超越。

  ■关键词:转型

  转型是重大时代主题,也是丹阳经济发展必经的阶段。李茂川认为,丹阳产业转型起步较快,现在到了重要阶段,抓转型,关键在于做好科技这篇大文章。具体说就是抓好高科技人才引进、科技投入和平台建设。

  

  李茂川说,近年来“丹阳已经引进‘海归’‘海鸥’55个团队、108位人才,今年力争再引进20个团队,高层次人才50名,并通过设在国外的人才联络站,加强与国际先进科技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在平台建设方面,重点抓好两个科技园区、4个特色园区,同时大力组织风投、股投、担保、基金等金融创新,通过多种市场手段,实现资本运作的最大价值。因为“只有人才的吸纳和科技的创新,才能保证转型不是空话,升级不是梦想。”

  ■关键词:统筹 

  关于统筹,李茂川说,丹阳的转型升级,其核心不是一家企业一个行业的转型,而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创新和变革。因此,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势必突破的瓶颈。丹阳已经对全境1059平方公里面积的交通、水系及空间布局进行了总体规划,同时明确了一、二、三次产业的发展重点。今年的工作重心是抓落实抓推进。具体工作是城市经济建设“三园、三湖”——芬兰数字生态园、文化科技产业园、工业园,以及练湖、南湖、凤凰湖。新农村建设抓好“两项整理”“两个提高”“两个改善”,即村庄、土地整理;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生产环境。

  ■关键词:共享

  李茂川说,无论是经济转型,还是城市发展,最终目标是发展成果全民共享。超越是为了加速发展,转型是为了提高发展质量,统筹是为了使发展更加合理科学,而这一切,必须要让丹阳的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要使发展成果百姓共享,今年丹阳市政府将努力为城乡社会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公共服务,加速推进包括交通、城乡基础设施、优质教育、卫生医疗及社会保障的全覆盖,与此同时,努力实施城乡居民收入五年倍增计划,让丹阳人民真切感受实实在在的幸福。

责任编辑:费菲

(原标题:镇江日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