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新闻 本地专题 解读“八项工程”

之六:管理与服务,充分凝聚社会合力

——解读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实施意见

2011-09-28 23:22 来源:京江晚报

  不久前闭幕的市第六次党代会,将社会管理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市委书记许津荣在第六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党代会报告的一个专门章节进行了论述和部署。报告强调要做好三项重点工作:一是夯实社会管理基层基础;二是完善社会管理机制;三是注重从源头上减少社会矛盾。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不是GDP,不是财政收入,更不是建多少高楼大厦,而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美满,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满意度。那么,着重在哪些方面进行社会管理创新?

  理念:社会管理不是社会管控

  创新管理理念就是准确把握当前社会管理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决改变社会管理就是社会管控这一片面的错误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树立与基本国情相适应,与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制度相适应,与开放、动态、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民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管理,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权益受到保障、心情更加舒畅,从而自觉接受管理、主动配合管理、积极参与管理。

  依法管理的理念。主要是通过民主法治建设,塑造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这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加强社会管理领域立法、执法工作,使社会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树立依法办事、守法光荣的良好风尚,真正依法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促进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民主管理的理念。人民群众依法直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是推动社会管理的最有效手段。要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尤其是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从各个领域、各个层次推动和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和扩大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更多地运用民主的方式、群众路线的方式、说服教育的方式,尽可能通过平等地沟通、协商、协调、引导等办法进行社会管理。

  格局:充分凝聚社会合力

  创新管理格局基本要求就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党委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科学制定社会管理大政方针,支持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把党的政治、组织优势转化为管理、服务优势,切实提高引领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能力。政府要完善政策法规、健全管理体系、提供公共服务、狠抓督促落实,切实做到人员到位、投入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要充分凝聚社会合力,广泛调动各类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志愿者团体等的作用,提高其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要充分激发群众参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培育公民意识,落实公民权利,鼓励和引导公民依法履行义务,积极有序参与社会管理。


 

  机制:与时俱进把握主动

  创新社会管理,关键在于加快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快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管理机制。机制的创新要达到四个目的:群众诉求畅通。形成多样化、多层次、多领域、通畅有效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引导各个社会阶层、社会群体、社会成员依法、理性地表达利益诉求。预警能力增强。真正做到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筑牢基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应急能力提高。对各类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个人极端事件等出手快、控制得住、处置得好,确保事件不蔓延、事态不激化。舆情掌控主动。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要用主流意识形态去占有它,去巩固它,为党委政府工作大局服务。尤其是要把网络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渠道和有效手段,加强网络动态管理和网上舆情引导,提高对网上网下各类事件的处置能力,真正掌握网络使用管理工作主动权。

 

(原标题:京江晚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