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党建创新工程的意见
中共镇江市委
(2011年8月23日)
为认真贯彻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使我市党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现就实施党建创新工程提出“八大行动”意见。
一、人才优先发展行动。把人才投入等人才发展主要指标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党政领导科技与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市、辖市区两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不低于本级一般预算收入的3%,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到2015年,全市人力资本总投入占GDP比例达到15%以上;深入推进实施人才重点工程,确保到2015年,引进培育30名国家层面创新创业领军人才、300个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1000名海外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入选省科技创新团队8个、省双创人才引进计划200名,培养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50名、市科技骨干600名、市乡村优秀科技人才900名,高层次人才占人才资源总量比例达到5%以上,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实现双倍增;大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推进科技孵化器、创业创新创意载体和产业示范基地以及技术服务示范平台建设,扶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服务机构。
二、思想理论武装行动。着力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党史宣传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发挥主流新闻媒体的引导作用和“大爱镇江”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每年选树10个不同行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5个不同行业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示范点。加强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规范化,建立巡学旁听和督查评优制度,开展县处级领导干部年终述学;大力普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推出一批理论大众化实践基地,组建一支理论大众化宣讲志愿者队伍,走向基层、走进群众开展理论宣讲和形势政策教育。强化讲坛学堂等品牌学习载体建设,打造镇江人身边的“百家讲坛”。加强新媒体建设,用信息技术手段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开辟新阵地。
三、党内民主建设行动。以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为重点,深化拓展党务公开工作,将公开贯穿于党内重要事务酝酿、决策、实施的全过程。推进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制度化。创新党内民主制度,常委会每年两次向全委会报告工作,常委会及其成员每年一次向全委会述职述廉。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制度,定期向党代表通报工作,有序安排党代表参与重大决策、参加重要干部推荐和民主评议、列席党委有关会议;探索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普遍推行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逐步实现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全覆盖。完善党代表产生办法,扩大党代表直选比例,提高基层一线代表比例。推行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推广党群议事会等基层民主建设的好做法,探索党员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制度。创造党代表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实行党委委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制度,普遍设立基层党代表工作站(室),开展党代表接待日活动。加强党代表的培训,任期内全部轮训一遍。开展党代表履职情况评议,实施党代表资格动态管理。
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行动。把正确的用人导向充分体现到选人实践中。完善初始提名机制。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办法,完善“社交圈、生活圈”考察,实施发展实绩民意修正,健全评价结果反馈和通报制度,让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更鲜明;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规范不同选拔任用情形适用的民主推荐方式,加大差额选拔和其他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运用现代人才评价技术,增强适岗性比较,让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拔机制更科学。到2015年,每年新选拔的县处级委任制干部中,通过竞争性选拔方式产生的,不少于二分之一。推进机关中层干部跨部门竞岗交流和企事业单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竞争性选拔;优化配强领导班子,大力选拔转变发展方式、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急需紧缺的干部,统筹选配年轻干部、女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科学使用不同年龄段干部,让结构优化、专业配套、气质相融、优势互补的班子特征更显著。经过3—5年努力,培养选拔35岁左右的正县处职10名左右,35岁以下的县处级干部50名左右,30岁左右的镇(街道、开发区)党政正职10名以上,30岁以下的正乡科级干部50名以上;积极构建干部监督管理长效机制。推进公开述职述廉、勤廉公示。加强重点对象的监督,推行拟提拔干部廉政报告制度,五年内对所有市管正职进行一次用人责任审查、编制责任审核和经济责任审计。完善领导干部问责制,建立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领导干部制度,让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考核、严格监督的工作举措更有效。
五、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行动。大力度推动干部解放思想。办好“领导干部新知识讲座”和“企业家大讲堂”,五年内组织百场专家讲学;大规模教育培训干部。2015年底前对县处级领导干部和市管后备干部轮训一遍,两年内分层分类对全市所有基层党组织书记轮训一遍;大范围实践锻炼干部。有计划地选派干部到发展、民生、稳定一线锻炼提高,从2011年起,新提拔的县处级年轻干部都要到基层一线工作半年以上。把轮岗交流作为锻炼干部的重要途径,实施市级机关干部与辖市区、乡镇干部上下交流,选派更多干部到企业挂职服务;大幅度改善干部队伍来源结构。健全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和复退军人、工人、农民中的优秀人员中考录公务员制度,从2012年起,市级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均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加大对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使用力度,30岁以下担任县处级领导职务的要有突破,5年内培养100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100名大学生村官进入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或县乡后备干部队伍。
六、创新基层组织建设行动。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设置和工作方式创新。开展农村“党建强社、合作富民”活动,推广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一委一居一站一办一网”管理模式,建设“三强一化”型社区党组织。扩大党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的覆盖,到2015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组建率达到90%以上,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率达到80%以上。推行镇党委下设综合党委,直接管理骨干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指导协会党组织,领导片区党组织。深化“三为”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到2015年品牌创建达300个;大力推进城乡党建一体化。提升农村党员基层干部远程教育学用成效,建设全市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推进村级“四有一责”建设,确保2015年底前实现全部目标。加快推进城乡区域化党建;大力建设服务型党员队伍。完善党员发展、教育管理、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探索畅通党员队伍出口的有效办法。创新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机制和载体,深化实施“党员先锋工程”,全面实行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制,深化拓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广泛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积极构建创先争优的经常性机制。以“学习张雅琴,当好带头人”为动力,深入推进“争当跨越发展排头兵,争创跨越发展先锋岗”活动,继续抓好机关部门、镇、村、街道社区和企业创争活动。坚持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注重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和作用。到2015年,95%以上的基层党组织达到“五好”目标。
七、弘扬优良作风行动。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市和辖市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每年深入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2个月,其中进村入户驻点调研时间不少于7天,帮助联系对象解决实际困难,帮助村(社区)解决发展难题;解决作风建设突出问题。整治文风会风,深入开展各项专项治理,加大整治“懒、庸、散”力度;健全民意导向的绩效评价和作风评议机制。完善机关作风评议办法,开展民主评议基层站所和服务窗口活动,探索反映民意的决策评价机制。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健全完善“政风行风热线”声屏网报全媒体监督联动机制。推行党政机关绩效管理,完善机关岗位责任制,狠抓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落实。
八、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行动。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以理想信念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为重点,深入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多种形式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崇廉尚洁”的社会氛围;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定期开展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制度的行为。以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强化权力运行事前、事中、事后和节点监控。深化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健全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完善重要案件线索集中管理和分析排查制度,建立腐败案件及时揭露、查处机制。加强反腐败组织协调。健全典型案例剖析和通报制度,深化治本预防工作。
实施党建工作创新工程,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鼓励基层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推动镇江党的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走在全省前列。
(原标题:镇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