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新闻 本地专题 新春走基层 图片链接

春节,他们依旧守着这片土地

2012-02-02 23:34 来源:京江晚报 费菲

  说他们是工人,不像,他们不但自己有地,从事的工作也是种地。

  说他们是农民,也不像,他们有工作,也有稳定的收入。

  不过有一种称呼对他们来讲比较合适——有机蔬菜种植者。

  文/ 本报经济民生工作室副主编 吴辉

 

老赵和同事在收生菜 吴辉 摄

 

   昨天,绝大多数人还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他们已经在仑山湖边的菜地里收菜。今天一早他们要给一家单位送去一万斤蔬菜,这也是他们龙年送出的第一批蔬菜。

  相差十几度,大棚内外两重天

  早晨7点不到,赵贵根和他的5位同事就骑着电动车来到了生态有机农场——句容龙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恭喜发财!”“老赵,恭喜你今年抱孙子。”这是他们新年第一次见面,见面后大家没有像往常一样忙着下田,而是相互递根烟,拜个年。

  “老赵,都发上软中华了。”“儿子回来给的。”短暂的拜年后,大家换了衣服、鞋子,拿起箩筐下地了。一万斤菜,从地里采上来需要大半天时间,为了能中午赶到亲戚家吃午饭,大家都提前到了农场。

  2000斤生菜、5000斤大白菜、3000斤青菜,这是他们要完成的任务,6个人分成了3组开始收菜。

  7:20,老赵和一个同事来到了种生菜的大棚。大棚外面还有些雪没有融化,而大棚里面的温度有十几度。由于内外温差较大,进入大棚就像进了澡堂子,记者的眼镜片上立即起了一层雾气。

  “进入大棚,就像进入了空调房。”老赵和同事开始收生菜。拔起生菜,敲掉根上的泥,再把根用刀子削掉,最后把生菜放进筐子里。看似简单的4个步骤,做起来却非常的累人,因为工作时都是半蹲着,然后慢慢地向前移。

  进入大棚后,记者帮着一起收菜。8点,太阳已经照在了大棚上,棚内的温度在慢慢升高。大家感到身上开始冒汗了,脱掉羽绒服,继续收菜。

  “看看这生菜,多嫩呀。你不要看我们的菜叶子干,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往上洒水。只要我们稍微洒些水,比菜场上的要好看得多。”老赵一边收菜,一边还对自己的“作品”表示赞赏。这也难怪,今年55岁的他种了一辈子的田,3年前,他遇到了想发展有机种植的刘戎,老赵这才开始了他的有机种植。对于这些没有用农药、化肥种出来的蔬菜,老赵有说不出的喜欢。

  “不知道收青菜的收了多少了。”记者决定去看看收青菜的那一组进展如何。推开大棚的门,一阵冷风吹过,记者打了个冷战又缩回了大棚。“外面很冷,出去要穿上外套。”老赵提醒到。

  由于青菜、大白菜没有种在大棚内,收菜时要冷得多。青菜不大,一棵棵趴在地里,菜叶上还有一层厚厚的霜。虽然穿上了羽绒服,但呼呼的冷风还是让人直打哆嗦。

  “外面要比大棚里冷多了吧。只要干活,一会就不觉得冷了。”老赵的两个同事带着手套在地里收着青菜,筐里装满后,还需要用扁担挑到仓库。

  不远处,另外两个人正在收大白菜。由于大白菜已经被前几天的雪冻过,外面两层叶子已经有些烂了,不过扒了2-3层叶子,里面的大白菜还是非常整齐。“这些大白菜是特意留给这个单位的,否则春节前就卖了。现在卖亏了,损耗太大。”一个收菜的工人说。

  没过多久,收生菜的两个人也赶过来帮忙收大白菜。

  有机种植,新老两代农民的梦

  10:20,刘戎开着车来到农场。“大家辛苦了。来抽根烟歇一会。”刘戎一边给大家发烟,一边给大家拜年。这个20多岁的毛头小伙还是个海归,留学回国后就想种田,而且想发展蔬菜有机种植。

  11:00,菜已收的差不多了,把菜运进仓库,上午的工作就算完成,下午来装袋过秤。

  一年前,记者也来过这个农场,当时的刘戎正在为地里的10万斤蔬菜卖不掉而发愁。而当时市区的蔬菜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现在的刘戎似乎轻松得多,田里的菜已卖得差不多,搞了三年的蔬菜有机种植业,去年已接近收支平衡,今年就能赚钱了。

  “这位是老赵,我们的技术员。”刘戎向记者介绍赵贵根。他们,一个是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农民,一个是踏出校门不久的毛头小伙,他们之间有着很深的代沟,但就是种田把他们联系在了一起。他们相互仰慕,小伙子认为老农有经验、做事踏实,老农则认为小伙子有技术、肯钻研、懂科技。

  今年,刘戎想把农场建得更大,建大棚,开荒地,让更多镇江人吃上有机种植的蔬菜。

  

责任编辑:费菲

(原标题:京江晚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