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新闻 本地专题 纪念《镇江日报》复刊30周年征文启事 最新征文

表不尽的感激之情

2012-03-01 18:45 来源:镇江日报 费菲

摘要:  我1972年入伍、1978年从常州某团调镇江工作。由于入伍初的十年无论当战士还是当干部,做的基本都是新闻报道工作,因而对报纸尤其是地方……

作者:蒋建新

  我1972年入伍、1978年从常州某团调镇江工作。由于入伍初的十年无论当战士还是当干部,做的基本都是新闻报道工作,因而对报纸尤其是地方报纸情有独钟、关注有加。1982年3月1日,在我和众多市民的热切期盼中,《镇江市报》正式复刊了。回顾与《镇江日报》交往的30年,我思绪万千、感激不尽。
  作为读者,30年的镇江报我每期必看。为什么要每期都看,因为这上面的消息、作者大多是自己熟悉的,读起来、说起来特别有感情、特别想探究。为了不漏看一期,每次出差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到办公室把报纸拿回去;为了能做到及时看最新的报纸,每个星期天上午都要到机关(老市政府)收发室取报纸;平时工作再忙,报纸一到总是迫不及待地抽出《镇江日报》先浏览一遍。可以说,30年来的《镇江日报》,每一个版面对我来说都不陌生。现在上班期间是这样,再过几年退休了,自费订阅报纸肯定首选《镇江日报》。
  作为通讯员,凡有新闻价值的素材我都向《镇江日报》投稿。恰恰是1982年起,我因工作调整,不再专职从事报道工作,但新闻工作的责任感、敏锐性继续保持。我信奉这样的理念:“不把稿子写出去,工作就没有做完。”我被《镇江市报》采用的第一篇稿是1982年7月1日四版《党的光辉照我心》,报道的是原国民党中校副团长王永康60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根据现在能查到的用稿剪贴的资料显示,1982年到1989年,自己先后在《镇江日报》用稿77篇,其中1984年用稿14篇,当年被评为优秀通讯员。
  1990年起我担任市征兵办主任、1995年起负责市双拥办日常工作,持续保持了22年单位负责人的角色。我对所做的工作在《镇江日报》的宣传定位是“动态不漏报、要闻及时报、典型系列报”。1990年到1994年期间,每年征兵结束,我都专门将当年在《镇江日报》刊出的征兵稿件剪贴复印装订起来,送给时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冯士超,直到现在冯士超副市长还时常以赞许的语气提及此事。1996年到2011年,《镇江日报》每年双拥工作头版头条都在10个以上,今年第一个月又上了两个;每逢八一、春节,市双拥办都要给《镇江日报》提供新闻宣传方案,双拥工作知识竞赛、有奖征文、公益广告等轮番推出,其宣传声势得到方方面面高度评价。在这里,我谨代表市双拥领导小组办公室表示衷心的感谢。
  谢谢您——镇江日报!
  (作者系市政府办公室调研员)

责任编辑:费菲

(原标题:镇江日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