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新闻 本地专题 纪念《镇江日报》复刊30周年征文启事 报缘

有一些感激瞬间即是永恒

2012-03-03 01:54 来源:镇江日报 费菲

刘兰明

 

  原本以为如果写我与《镇江日报》的故事,应该是在许多年之后的某个秋日,不料却在这一年的早春临时受命。于是,在记忆的百度里搜寻,蓦然地一些感触涌上心头。虽然具体的细节已经淡忘,但那些令我感激的片断依然清晰如昨。

  ●有一次,江苏省少儿武术比赛在镇江举行。那时,我是负责体育采访的记者,突发奇想地用武侠小说的方式,写了个代表队来镇江报到的新闻,因为自己心里实在没有底,我把它放在一叠稿件的最后。在上楼送给当时的值班总编欧阳箐审稿时,我又临时决定把自己的文章留在手上,还是有点害怕。

  欧总在审阅完稿件后,发现我手上还拿着稿纸,就问是什么?我说,是写得玩的稿件,不敢送。欧总望着我,轻轻地笑笑,拿来我看看呢。欧总一看,说,写得蛮好的,可以发啊。因为那篇体育新闻的写法与常规报道完全不同,不少同事都觉得新鲜,给予鼓励性的好评。那应该是1996年的春天,夏天即迎来亚特兰大奥运会。7月中旬的一天,欧总到当时的文体部对部门主任呼延镇说,这次奥运报道也可以出出新啊,小刘上次写的武术比赛不是很好嘛,也可以让他尝试尝试用这种风格写写。于是,便有了一组10多篇用章回体小说的方式写就的奥运报道。

  因为欧总的慧眼,此后我写新闻的时候,总是不断地追求变化与创新,这几乎成为我的新闻价值观。

  ●有一回,我再到青年宫采访,负责人林庆生感激地说,那次你写的四驱车比赛的稿件,放的位置真好,特别是标题起得好,很生动,很吸引人。

  对于此类新闻,常见的标题是“某某举行车模比赛”或者“某某车模比赛举行”。但当时镇江日报体育版上的标题是(好像是)——《小汽车,跑得快》。但我不得不说的是,这个标题不是我起的,是当时部门主任呼延镇的智慧。今天,我已经不记得,当时听了林庆生的表扬,我有没有这样说,甚至我简直怀疑我把呼延镇主任的功劳就大言不惭地记在我的头上了,但我心里至今依然存着一份感激,因为一个标题,读者如此地在意一篇文章。

  现在,我工作时常努力做出与众不同的,最恰当的标题。呼老师曾经获得全国好新闻标题奖,那样的高度我只能满怀敬意地仰望。

  ●那一年,2000年的记者节,好像是日报的编前会上,值班的汤才顺总编说,今天是记者节啊,我们也可以写写记者自己怎么过节的,写写编辑部里的故事。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任务很快落到了我的身上。因为写得比较轻松活泼有趣,稿件得到了汤总的首肯。

  也许是因为有做编辑写稿件的经历,后来有一次外出采访,我就以编辑的身份和两位记者许志民、余亚仕组成了三人小分队,写出了一组系列报道——“走进苏州看文明”,影响还不错。如今,他们两人早已经离开《镇江日报》,各有新的建树,而我又算是重新在做着编辑工作了。

 

责任编辑:费菲

(原标题:镇江日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