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巧合,今年,我迈入人生的第五十个年头。提到复刊30周年的《镇江日报》,我这个老读者兼老通讯员真的有说不完的话。

" />
首页 专题新闻 本地专题 纪念《镇江日报》复刊30周年征文启事 最新征文

镇江日报 良师益友

2012-03-13 00:45 来源:镇江日报 费菲

摘要:

  也许是巧合,今年,我迈入人生的第五十个年头。提到复刊30周年的《镇江日报》,我这个老读者兼老通讯员真的有说不完的话。

  作者:丰成银

  也许是巧合,今年,我迈入人生的第五十个年头。提到复刊30周年的《镇江日报》,我这个老读者兼老通讯员真的有说不完的话。

  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那个夏日,我从农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我所在的单位是一个偏僻的国营场圃,条件艰苦,场里的许多年轻人下班后常常以酒为伴、与麻将牌相守。我真的不甘心也这样混日子……一天,办公室里那份天天见面的《镇江日报》让我脑海闪出火花,与其浪费光阴,不如试着在业余写作中寻找一点生活乐趣。

  记不清有多少次,寄出的稿件石沉大海,就在我有点彷徨的时候,出乎意料地收到镇江日报副刊部唐金波老师的来信,他对我的稿件提出许多宝贵意见。不久,景异玮老师也热心地来函指点迷津。二位编辑老师的鼓励,增强了我的信心。终于,1988年3月13日的镇江日报“多景楼”副刊刊登了我的诗歌《春日短笛(三首)》。散发着油墨芳香的处女作,让我的创作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当年,一篇散文《父亲的二胡》获报社举办的“田园短笛”征文二等奖;另一篇小小说《如云似雾》获“扬中兴隆彩印厂特约小小说征文”十佳作品奖。随后两年,我在《镇江日报》、《金山》等报刊发表了多篇新闻及文学作品。

  1990年,附近一乡镇机关意欲引进通讯报道人员,正在酝酿人选之际,一位热心的朋友将我自制的一本剪报集呈现在有关领导面前,那本剪报集主要是我发表在镇江日报上的“豆腐块”。从此,我成了一名机关工作人员。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镇江日报》让我走出了人生的尴尬境地。

  到了机关后,我按照工作需要,侧重学习通讯报道的写作。在镇江日报社贾又敏、李明山、张振武等老师的直接指导下,我又在镇江日报等省市报刊发表了大量新闻作品。

  是镇江日报社那些热心的编辑老师帮我提升了人生价值。由衷感谢《镇江日报》——在我人生最困惑的当口,亮起一座引领我前行的航标;在我生命最孤独的时候,给了我温馨的友情。

  (作者供职丹徒区辛丰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费菲

(原标题:镇江日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