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人民的好军医
——第359医院骨科主任刘方刚倾心扶残助残纪事
刘方刚耐心地为群众解答病情。刘满生 摄
年届六旬,一天主刀11台手术,年均超过400台!
让5000余名重症儿麻后遗症患者重新站立,600多名“希望之家”残疾儿童重见希望!
两鬓斑白的第359医院骨科主任刘方刚,以闪烁在手术刀上的大爱之光,感动了患者,感动了群众。
刘方刚不是雷锋,却总让人想起雷锋,因为他和雷锋一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别人可以不顾一切献出所有。
为了患者常年超负荷地工作
刘方刚的志向是成为一名内科医生。1978年,当骨科主任邬华彬第一次带他到儿麻后遗症患者面前时,他被震撼了:有的患者以手扶脚蹲着行走,有的脊柱畸形瘫痪在床,有的只能在地上爬行……
“帮助一个儿麻后遗症患者,就是拯救一个家庭,减轻一份社会负担。”刘方刚几乎瞬间就决定了自己的从医方向,坚定地跟随骨科团队走上扶残助残之路。
手术的复杂决定了工作的艰辛。刘方刚最多的一天上了11台手术,最长的一台手术从早上8点做到晚上12点。
那是一次极具挑战性的手术。一位名叫陈亚红的儿麻后遗症患者,脊柱严重畸形,弯曲处骨头和骨头已融合在一起,手术难度超乎想象。要把弯曲的脊柱拉直,需要分开融合的骨头、取出椎间盘、截掉弯骨,再打上钢棒。手术从早上8点开始,做到一半时,病人大量出血,同台的麻醉医生和外国专家都要叫停手术。此时,刘方刚的额头已是汗水涔涔,他的头脑里在飞快计算着,病人的椎间盘都已卸掉,没有回头路可走,只要打上钢棒就成功了。刘方刚快速命令给病人输血,重新和助手们合计方案,手术又继续进行。
夕阳落了,夜幕升起……夜里12点钟,手术室的红灯终于熄灭。当焦急等待的家属眼含泪水接过担架车时,刘方刚累得快要虚脱。那次手术后,躺了30多年的陈亚红终于可以端坐起来,并且学会了织毛衣。
刘方刚的工作没有休息日,从来都是高强度、满负荷。两台手术消毒间隙,护士们常看到疲惫的刘方刚睡着在手术室的长椅上;错过午饭时间,他就匆匆扒两口冷饭又上下一台手术。一次,刘方刚患了重感冒,吞下几粒药便走上手术台。无影灯下,他用超乎寻常的毅力支撑着极度疲惫的身体,全神贯注于每个细微的动作。当手术顺利完成,刘方刚一下子就瘫倒了。
1989年夏天,江苏邳州爆发小儿麻痹症疫情,600多名儿童感染,邳州市慈善机构为患儿们建立了“希望之家”,提供治疗和学习环境。刘方刚主动与“希望之家”建立联系,利用周末登门探访,指导工作人员给孩子们穿护具,记录病情数据。每次刘方刚踏入“希望之家”,此起彼伏的童声“刘爷爷”,叫得他心里乐开了花。此后的13年间,200多张从镇江到邳州的火车票将他和“希望之家”紧紧连在一起。刘方刚先后为488个孩子进行了830次关节矫形手术,为98个孩子做了高难度的腰椎侧弯矫正手术。他还用威尔玛·鲁道夫克服残疾,夺得奥运短跑冠军的故事鼓励小姑娘刘静。后来,刘静和“希望之家”几名孩子在北京和伦敦两届残奥会上,夺得15枚金牌。
刘方刚和他的团队不但积极收治来自各地的患者,还主动到老少边穷地区寻找患者。得知新疆巴里坤地区有3名儿麻患者需要手术,当地医疗技术无法实现时,刘方刚不远万里赶赴新疆支援。他在30多小时的路途中见缝插针为一位牧民做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到达巴里坤的24小时里没有合眼接连做3台手术、会诊十几位病人。维吾尔族同胞敬佩地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乌斯塔多和托儿”(神医)!
刘方刚用不知疲倦的劳动和精益求精的技术,为患者解除痛苦,创造梦想。24岁的物理老师李红雷左脚外翻,从小靠脚背走路。刘方刚只用了两次手术,就将他翻转的脚背正过来,现在李红雷正憧憬着留学的事。20岁的小伙子尹海波双脚迈不开步,看了多家医院都说没法治,刘方刚用两次手术就让他轻松迈开了步伐。尹海波开心地告诉家人,他想找工作、找对象了。
35载春华秋实,沉甸甸的手术记录,见证了刘方刚辛勤的付出:诊治儿麻后遗症患者4万余人,开展相关手术3.2万余例,优良率达到95%以上!
为了扶残孜孜以求地钻
刘方刚1971年入伍到军区卫生训练队,作为工农兵学员被推荐上了南京医学院,这是他人生中获得的最高学历。和现在比比皆是的博士、硕士甚至“海归”相比,刘方刚这个“土八路”文凭毫不起眼,但他的渊博和钻劲着实让大家佩服。
刘方刚的英语水平像他的开刀技术一样出色,外国专家来院授课,他是唯一能做同声翻译的;与外宾同台开展手术,他是唯一能无障碍交流的。刘方刚如此高的外文水平,得益于勤奋的自学。
改革开放之初,刘方刚欣喜地读到著名的外科学杂志《柳叶刀》,他发现许多有价值的医学信息都是用外文发表的,不精通英语“寸纸难读”。于是,刘方刚开始疯狂地自学,坐公交时读英语,熬稀饭时背英语,办公桌上、墙上贴满了写着英文单词的便笺纸。
1986年,刘方刚终于盼来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但又陷入了两难,是去解放军第301医院进修,还是去参加军区在厦门举办的英语培训班?最终,刘方刚选择了后者,因为学好英语可以更好地查阅外文资料,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疗。
在风景如画的厦门大学,刘方刚没有流连于海滩,没有逛过环岛路,常常光临的“景点”就是厦门大学图书馆。在出国进修人员英语水平考试中,刘方刚一次通过,成为全院唯一过关的工农兵大学生。
刘方刚从外文资料中受到启发,研究出膝关节畸形矫治、足根骨延长、足内侧皮瓣临床应用等新技术,有的获得了军队医疗成果奖,有的被国外《整形与再造》权威杂志转发。他的断肢再植、足趾移植再造手指、骨关节移植等技术,均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
刘方刚出差开会从不逛景点,会议组织代表到景区参观,他就在房间里看大会发言材料,研究别人提交的论文,常常是人还在出差回来的路上,就通知护士安排好了第二天的手术。刘方刚18次去北京参加学术会议,一次也没有踏足过闻名世界的故宫景区。他这股子刻苦钻研的劲头和“拼命三郎”的工作作风,令年轻医生们深受触动,立为榜样。
为了事业无怨无悔地付出
2011年夏天,第359医院承办了一次重要的骨科学术会议。作为东道主,刘方刚为筹备会议忙里忙外,连续几个熬夜下来,他在会议召开的当天早上突然倒下了。急诊医生飞奔向家属院,还在买早饭的同事们获悉了这一消息:刘方刚因脑缺血昏迷,正在抢救!
幸运的是刘方刚捡回了一条命。但醒来后他并没有汲取教训,依然我行我素地“玩命”。会议安排有刘方刚的一场学术报告,他不顾家人劝阻,执意要去参加。当会场上出现刘方刚的身影,代表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表达崇高敬意。
刘方刚待人温和,极富耐心,患者们都说他这个专家没架子,既可亲又放心。在刘方刚心里,只要是患者的事,再苦再累都要优先办好。
小患者亮亮天生足内翻,无法走路。家人为他四处求医,父母因此离了婚。当奶奶把6岁的亮亮抱到手术室门口,苦盼见一面传说中的刘方刚时,刘方刚真的就出现了。在手术间隙,刘方刚没有休息,他抱起小亮亮仔细检查,然后给了奶奶一个明确的答复:我能让他走路!奶奶激动地当场流下热泪。
每次下手术,刘方刚办公室里都等着一群焦急的家属。他顾不上喝水,一个个耐心地看片子、说情况、解疑惑,直到大家满意地离去。
同事们心疼刘方刚,劝他不要这么拼命,手术是做不完的。刘方刚回答:“只要患者能站起来,我累倒都是幸福的。”
这些年,刘方刚婉拒了上级调动、出国留学、地方高薪聘请等机会,专心致志于扶残帮困事业。每当想起国内还有100多万儿麻后遗症患者时,刘方刚就感到肩头沉甸甸的。他自言这辈子放不下手术刀,如果有一天真的倒在手术室里,那将是一生的荣幸!
责任编辑:费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