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届六旬的他从医35年,诊治儿麻后遗症患者4万多人
——359医院刘方刚荣记二等功
他年已六旬,却依然战斗在手术第一线,为患者常年超负荷地工作着;他不是雷锋,却总让人想起雷锋,因为他像雷锋一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医35年,他诊治的儿麻后遗症患者有4万多人,并让5000余名重症儿麻后遗症患者重新站立。他就是解放军359医院骨科主任刘方刚,由于他的杰出贡献,近日被南京军区荣记二等功。
刘方刚1971年入伍到军区卫生训练队,作为工农兵学员被推荐上了南京医学院。他告诉记者,儿麻手术涉及学科多、环节多、风险大,哪怕一点小小的失误,都可能造成难以补救的损伤。因此他定下目标:“要做就要做好,每一刀下去,都必须成功。”
“帮助一个儿麻后遗症患者,就是拯救一个家庭,减轻一份社会负担。”刘方刚几乎瞬间就决定了自己的从医方向,坚定地跟随骨科团队走上扶残助残之路。刘方刚最多时一天做11台手术,最长的一台手术从早上8点做到晚上12点。
那是一次极具挑战性的手术。一位名叫陈亚红的儿麻后遗症患者,脊柱严重畸形,弯曲处骨头和骨头已融合在一起,手术难度超乎想象。要把弯曲的脊柱拉直,需要分开融合的骨头、取出椎间盘、截掉弯骨,再打上钢棒。手术从早上8点开始,做到一半时,病人大量出血,同台的麻醉医生和外国专家都要叫停手术。此时,病人的椎间盘都已卸掉,没有回头路可走,只要打上钢棒就成功了。刘方刚快速命令给病人输血,重新和助手们合计方案,手术又继续进行。
夜里12点钟,手术室的红灯终于熄灭。当焦急等待的家属眼含泪水接过担架车时,刘方刚累得快要虚脱。那次手术后,躺了30多年的陈亚红终于可以端坐起来,并且学会了织毛衣。
这些年,刘方刚婉拒了上级调动、出国留学、地方高薪聘请等机会,专心致志于扶残帮困事业。每当想起国内还有100多万儿麻后遗症患者时,刘方刚就感到肩头沉甸甸的。他自言这辈子放不下手术刀,如果有一天真的倒在手术室里,那将是他的荣幸。 (刘满生 沈湘伟)
责任编辑:费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