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请你善待图书
图书馆的书籍频遭涂鸦、开“天窗”……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昨日,记者走访了市图书馆,发现热衷于来这里阅读的市民很多,但一些不好的读书习惯也不时可见,影响了大家看书的心情。
文学类书籍频遭涂鸦
在市图书馆,记者随便翻看了几本文学类书籍,里面都有被涂鸦的痕迹。其中,既有对书内情节的分析评论,也有与书无关的随笔乱涂乱画,还有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法,“求交友、求帅哥”的字眼也映入记者眼帘。市图书馆社会工作部张珺告诉记者,因为文学类的书籍特别受青少年学生的欢迎,所以这类书是涂鸦的重灾区,特别是一些热门小说,常常被画得满脸花。
在书上涂鸦的同时,很多学生还将创作阵地转移到墙上、书桌上。市民孙小姐4月19日在本地论坛上发了一篇名为《我也爆料图书馆》的帖子,登出了很多在图书馆墙面被涂鸦的照片,根据涂鸦的文字,基本上可以判断这些文字、图画的主人大部分应该是青少年学生。
针对孩子们的涂鸦,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张长春告诉记者,学生热衷涂鸦,是青春期心理诉求的正常表现,他们正处于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又急需建立自我认同的时期,现在的独生子女与同龄人交往的时间有限,参加集体活动也少,家长们又往往过于保护和关爱,加之网络、手机的普及,很多孩子现实生活中的社交能力反而弱化了,所以将涂鸦视为展现自己的舞台。对此,张长春认为,不必将孩子们的涂鸦视为道德问题,家长老师要加以正确引导,帮助他们走过这个人生的重要时期。
有人恶意撕页开“天窗”
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整理图书的时候,经常能发现“缺斤少两”的图书。这些书看上去完好无损,用手去摸厚薄也没有异样。仔细翻阅时,才会发现缺了那么几页,有的是一整页纸被一张张地撕扯掉,有的是一页纸上的一些内容被剪掉,开了“天窗”。
张珺告诉记者,如果说涂鸦还是孩子们的无心之举,那么损毁书籍则大多数是成年人的恶意行为。被撕去的,或是被剪掉的,往往是一些图表、数据,特别是一些工具类、专业类书籍,被损的情况最严重。“有时候,我们的工作人员明明看到是谁损毁的书籍,但他坚决不承认,我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最后往往就是不了了之。其实,如果需要书中的某些资料与数据,完全可以通过摘抄、复印的方式获取,但这些人为了自己图方便,一撕了之,影响了别人的正常阅读,实在是没有公德心!”
(记者 姜萍)
责任编辑:费菲
(原标题:京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