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洪海
村医黄洪海:千名乡亲的健康守护者
黄洪海同志,男,汉族,1952年1月出生,家住后白镇张庙村吴家头6号,1972年5月成为一名“赤脚医生”,200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因患胰腺癌伴肝肿瘤于2013年6月28日下午二点二十分不幸离世。四十一年的基层医务工作中,他起早摸黑,不计名利,任劳任怨地忘我工作,一心为村民群众的健康热情服务,以其娴熟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村民的广泛赞誉。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黄洪海仍一边与病魔抗争,一边以顽强的毅力和乐观的态度坚持为群众看病,绝症动摇不了他服务群众的决心,病痛阻挡不了他救死扶伤的执着。黄洪海同志的感人事迹被《新华日报》等省市主流媒体广为报道,他的事迹更感动了村民百姓,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和尊敬,成为同行学习的榜样和村民信任的健康守护者。家人:只要他开心,我们都支持
黄医生的家在张庙吴家头自然村,离工作的地方有五六里路程,路从泥巴路到石子路再到水泥路,出行工具先是靠腿到自行车再到电瓶车。
趁着黄医生吃饭的间隙,我和每天接送黄医上下班的儿媳妇潘学萍聊了一会。小潘是本市行香医院的一名护士,现在家歇产假。小潘说,从五月下旬开始,爸爸的身体每况愈下,现在每天由自己开车接送。爸爸生病后,先后到市人民医院和南京八一医院检查过,2013年1月28日最终确诊。家里人都劝他抓紧时间去大医院治疗,但他坚持不肯,还要求家里人不要对外说他的病情,所以亲戚同事一直不知道他生病的事。小潘说,因为爸爸是医生,对自己的病情很了解,也看的比较开,平时都习惯在医务室为村民看病,现在他还想继续为村民做点事情。
“家里人对他也很理解,只要他觉得开心,我们都支持。”同为医务工作者的小潘看起来真的理解爸爸的决定。村书记:他的工作时间是跟着太阳走的
“他的工作时间是跟着太阳走的”村党委书记吴烈进跟我介绍说,黄医生天刚亮就会赶到医务室,天黑才会下班回家,每天都要工作十个小时以上。得知他生病的消息,镇、村和卫生院领导专程上门对黄医生进行了慰问,劝他抓紧治疗注意休息,但老黄仍然坚持不离开岗位。
都说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老黄在群众的眼里,是一个医德好,医术高的好医生。今年79岁的陈开珍老人,说起自己的胆囊炎,连夸黄医生技术好,二十多年的老毛病,没做手术,就挂挂水,吃吃药硬是给看好了。吴烈进告诉我,作为张庙村的一个普通党员,黄洪海时时处处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生病的村民做到随叫随到,不仅是服务态度好,而且很替村民着想,能看的及时看,不能治的坚决不拖。 村民:上门打针直到大年三十
76岁的许巷村村民章成珍得知笔者是来采访的,就一直跟着我,边走边说:“黄医生是个好人,你们要宣传宣传他。”原来老人的二女儿在二十几岁时,生了急性肝炎,黄医生天天上门为他女儿打针,只收点配药的钱,针一直打到大年在三十,最终把病治好了。
笔者和来卫生室看病的村民交谈中,还听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许巷村民徐清华26岁那年,出现了急性脱水,上吐下泄,他母亲一大早找到黄医生,问了症状后,黄医生带着药品和急救箱,迅速赶到徐家对病人进行了输液治疗,等病情稍缓又及时把小徐转到当时的句容县人民医院。县医院的医生说,幸亏处置及时,不然后果难料。同事:一人要服务一千多人,不容易!
“一人要服务一千多人,不容易!”二圣卫生院分管村医务室的副院长陈道龙说起黄医生,赞不绝口。在他眼里,黄医生是个性格忠厚的人,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据陈道龙介绍,许巷村卫生室不是主卫生室,只有黄医生一个人长年坚持在那里工作,主要是为方便滕村、许巷和后村这三个村的一千多名群众就医。除了治病,从2008年起,村医还承担着辖区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为65岁以上的老人和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每个季度对服务对象进行一次随机走访。就在四月二十四日,卫生院搞了一个老年人的免费健康体检,老黄很认真的到对象户家逐个都通知。那天的活动组织的很成功,一天时间共为97名对象进行了检查。据不完全统计,从医四十一年来,经黄医生之手诊治的病人超过十万人次。
责任编辑:费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