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莉莉:母校让我学习成长
稳定的工作,温馨的家庭,可爱的儿子,对于蒋莉莉来说,大学毕业已经9年,那些青葱岁月已经离自己很远,“但那些片段仍历历在目,那些曾经走过的地方,仍记忆犹新。”
2000年考入江科大,如今回忆起当年填志愿,今年32岁的她表示只是因为“离家里近,很方便”。从高中的枯燥生活解放出来,刚进入大学的蒋莉莉感觉无所适从,“没有了耳边的絮叨,没有了寒窗苦读的压力,自己必须学会自律。”第一次见到班主任,蒋莉莉坦言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这可能是自己学生生涯中的最后一任班主任,蒋莉莉很感慨,“每个学龄段都有不同的老师,但班主任就那么几位,他们都像是母亲,牵着我一直向前走着。”
“女孩子多的地方,谈论得最多的可能就是吃喝玩乐。”蒋莉莉笑称,因为离市中心近,那时候除了上课、看书,自己和宿舍的好姐妹经常跑出来逛街,“那时候还没有淘宝网,经常去的几家小店就成了我们‘淘宝’的地方。”蒋莉莉说,经常会省好几天的早餐钱,就是为了买一件看中的裙子。
整个大学生活里,与班主任见面的次数少之又少,而让蒋莉莉印象最深的就是自己大一那年的毕业季。“那时候大四的学长学姐要毕业了,他们用歌声、哭泣声,扔酒瓶、桌椅等方式宣泄着他们心中的激情与遗憾,那时候的我们并不能理解。”因为怕有学生被误伤,班主任卢仙兰那段时间天天晚上住在值班室,时不时关注窗外的情况,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在蒋莉莉心中,卢仙兰就像母亲关爱自己孩子一般对待她的每一位学生,“不知道老师现在好不好,是不是仍然坚守在教育一线,指引、帮助着其他同学”。
尽管离学校很近,但毕业后蒋莉莉很少有机会回母校看看,“大学是我从学子到奉献社会的一个过渡,我在那里学习、成长,在这反复的磨炼中,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蒋莉莉说,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回报母校。(记者 曾海蓉)
责任编辑:费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