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新闻 业务类专题 镇江水利水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报道 稿件

十年治河碧水流回新农村

2014-03-27 22:24 兰友

    每天上午8点,57岁的汤玉金骑着三轮车从村委会出发。后车厢里,放着一把钉耙、三根竹竿,其中一根竹竿的顶端绑着网兜。带着这套有点奇怪的装备组合,他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巡河。

  汤玉金是扬中市西来桥镇新城村村民,四年前成为村里的专职河道管护员。新城村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河网密集,全村共24个组,汤玉金负责其中13个组范围内的所有河道、池塘。“面广量大”的巡河工作很辛苦,通常一干就是一整天。

  沿着河边向前骑,两只眼睛盯着河面。水面或河坡上若有杂草,汤玉金要用钉耙把杂草扒扯上岸;发现有易拉罐、塑料袋等漂浮物,就用网兜打捞上来;另外两根竹竿专门对付水草,一夹一绞,一片水花生就能拖出水面。老汤说,早几年河道里什么都有,村民会把各种垃圾甚至稻草、麦秸倒进河里,“如今随着大家环保意识的增强,好多了!”

  “好多了”的感叹,差不多可以概括近10多年来,我市农村河道整治乃至整个农村水利工作的进程。市水利局规建处副处长曹玉军介绍,去年开始,我市展开第三轮农村河道整治,重点是建立一套全覆盖的农村河道长效管护机制。像汤玉金这样的专职河道管护员,将逐渐遍布全市。

  2003年,按照全省部署,我市启动县乡河道疏浚工程。全面疏浚县乡河道,与当时农村的水利现状有关。曹玉军说,镇江位于丘陵地带,但同时是个多水城市。就农村河道而言,全市有92条县级河道、921条乡级河道和8000多个村庄河塘。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这些纵横交错的河道,碧波荡漾、鱼虾洄游,倒映着乡村美丽的绿树蓝天。

  然而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农村水环境在此后10多年里迅速恶化。曹玉军分析,农村分田到户之后,化肥逐渐大量使用,过去那种挖河泥积肥、农闲挑河筑坝的传统渐渐不复存在。加之生活生产废水大量排入,乡村河道污染淤积严重,曾经可以饮用的河水发黑发臭。

  上世纪50年代水花生曾在农村大量栽培推广,充当猪饲料以及有机肥。此刻却“变宝为废”,成为河道杀手。汤玉金告诉记者,新城村的河道水塘一度大量被水花生遮盖堵塞,河水不但无法为生活所用,也难以用于灌溉。

  疏浚工程开始后,农村河道的整治全面展开:清淤、筑坡、开挖河道、更换涵闸、沿岸绿化。与此同时,“双百”工程、“双清双美”、农村垃圾整治等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活动也相继展开,乡村河塘走向新生。2006年,全省村庄河塘整治工程启动。次年,我市编制了《镇江市农村河道疏浚整治规划》。至此,全市第二轮农村河道整治拉开帷幕。曹玉军说,第二轮整治基本覆盖了农村所有河道。

    两轮整治,农村水生态逐渐好转。但水利部门很快发现,整治之后的农村河道极易“故态复萌”,如果没有常态管护,人为污染难以避免。为此,针对农村河道的保洁管护队伍,在各地开始陆续建立。“十多年整治,我们的最大感悟是:农村河道是农村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相关整治也是个系统工程,必须多方通力合作。三分治七分管。”

  2011年,市级财政开始安排农村河道的长效管护资金,每年200万元。同时,各辖市区财政以及乡镇街道财政,皆安排类似管护资金。至去年,全市各级财政划拨的农村河道管护经费,已达2300万元。去年初,覆盖全市的农村河道整治及管护办法出台,农村河道的长效管护,有了统一标准。汤玉金介绍,随着长效管护实施,村民对家前屋后的河流,态度都起了变化。清澈的河水流回了乡野,“很多人家又开始在河边淘米洗菜。”

  “农村河道整治,只是农村水利工作的一部分。去年,全市农村水利完成各类土方1633万立方米,新建改造塘坝206座,更新改造小型泵站302座,修建防渗渠道351公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1万亩……”市水利局副局长田谷介绍,富有成效的农村水利工作,为全市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梁和峰  郝健)

责任编辑:兰友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