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新闻 本地专题 老邻居 新聚首 大市口 新闻

万达广场地段:搬走了,根还在、情还在

2014-12-23 00:20 来源:镇江日报 费菲

        “就是这幢楼,我们原来就住在这里!”今年68岁的顾来喜手指着万达广场写字楼,对站在一旁的沈立新、余沛康等老邻居回忆起当年的情形。“这里原本是华东铝加工厂宿舍,他们都住在这里,我和老沈还住在同一幢楼,都是7号楼。”

        自1992年搬进宿舍开始,到2008年拆迁,顾来喜等人一晃在这里住了16年,如今离开这里也快6年。“这边原来是食堂,这条路是厂里的一条通道,后面就是厂区。”记忆拉回从前,几个老伙计也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华铝厂算是当时镇江规模很大的一家企业,占地面积达到600多亩,如今一号门旁边的金街,就是当年厂区的老食堂,再往后走,就是厂区,广场前的这条路,原本是厂里的一条通道,“厂子特别大,绕着走一圈得有45分钟。”时任厂工会主席的余沛康说起当年,兴奋不已。

        拆迁后,沈立新和顾来喜都搬进了红星桃花源,像他们这样,过去的老邻居如今还住在一起的并不多,“一期和二期拆迁的,基本都自己买了别的地方商品房,我们后来的人才陆续选择搬进安置房里,又到一起做了邻居。”顾来喜感慨地说,当初自己住在宿舍区时,家里面积大概65平方米,如今搬进安置房,住上了9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如果不是拆迁,我想我这辈子都不太可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这么好的小区。”和顾来喜一样,沈立新如今也住上了1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他最初只住30多平方米的房子,下雨会漏,室内潮湿,还有老鼠,如今真的特别感恩。

        “这里今天是第一次来,没想到这个后面还有这么一大片街,这么漂亮。”走在金街里,家住李二社区的徐曙华感慨万千。今年71岁的徐曙华是这群老邻居中年龄最大的,也是家住得最远的。听说报社搞老邻居新聚首活动,她第一个报了名。她昨天早上6点钟起床,8点钟就从位于润州区政府附近的家中,带着妹妹一起坐公交车赶过来,“天冷一点没关系,就是想来看看老邻居,看看曾经住过的地方。”

        从1985年直到2009年拆迁,徐曙华在这里住了二十多年,昨天是她搬离后第一次逛万达,第一次知道有金街,“好像到了外地一样,像小上海,真的很美,整个城市的品位都提高了。”她表示,等到天暖和,自己一定还要再来这里好好逛逛。

        作为一个外地人,家住李一社区的成静直呼镇江的变化太大。1997年她离开老家盐城嫁到镇江来,因为李家大山房价相对比较低,所以选择住在这个片区,“那时候有个大坡,特别陡,自行车都骑不上来,每天上下班都得下车推着走。”2008年拆迁后,她住进了安置房。如今,“我们经常带着孩子,到这里来散步,告诉孩子这是我们以前住过的地方。尽管搬走了,但根还在,情还在。”

责任编辑:费菲

(原标题:镇江日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