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呼吁建电梯应急救援平台
住宅电梯越来越多,隐患不容忽视
高层生活日益普遍,电梯成为生活必需品。不时出现的电梯故障却让市民外出乘坐电梯时心拎拎的。政协委员们已经发现了这些问题,数个提案齐刷刷指向电梯隐患。
“外地的高层楼电梯就出现过问题。”吴金书委员今年带着“尽早关注高层住宅电梯维修更新”的提案来到了会场。“我从附近市民的反映、交谈中也获知不少相关信息,市民很关注、很有意义,就形成了这个提案。”
无独有偶,郭必东委员“加快推进我市电梯应急救援平台建设”提案进一步聚焦电梯问题。“据质监部门介绍,现在我市有1.3万多台电梯,其中住宅类的达到2500多台,公共环境下有1500多台,做好安全工作至关重要。”
一些问题让委员忧心不已。“随着电梯迅速增加、使用频率的提升、设施的老旧,那么电梯隐患越来越多,监管要求越来越迫切。”郭必东告诉记者,我市困梯事件偶尔发生,从全国来看,此类事故发生频繁,我市需要引以为戒。但在苏南五市中,关于电梯应急救援平台仅剩镇江未落实到位。
吴金书则担心缺少维修基金。“一栋住宅楼要住50年-70年,一部电梯寿命只有15-20年,一般要换到3次,这个费用谁出?包括中间出问题、强制报废等情况。”在调研中他了解到,居民自筹经费的协调工作比较困难。“对1-5层居民来说电梯可用可不用,还有不经常住的居民,不愿出这个钱,一些电梯得不到及时维修。”
郭必东希望,把电梯应急救援平台建设列入2015年为民办实事的内容之中,列入智慧镇江的体系当中予以推进。“作为市应急办主任,在工作中发现这是个薄弱环节亟待解决。”他说,应急管理工作原则是预防为主,最主要的功夫放在源头管理、系统治理,而不是突发事件后再来应对,这个平台建设很有市场需求。
吴金书则表示,可以借鉴其他管理较好的市的措施,以出台相关办法的手段保证电梯安全。“像苏州一样,出台办法,在购房时就明确了多层、高层费用,在发生危及人身安全时,及时动用维修基金,避免繁琐手续带来的效率低下。”(沈春来 徐科)
责任编辑:费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