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新闻 本地专题 镇江20年癌症生存者访谈 访谈

汤婵如:爱人的科学关怀助她屡战病魔

2015-09-29 00:02 费菲

        “生命的能量”——抗癌20年的“勇士们”系列报道之七

        爱人的科学关怀助她屡战病魔

        

        

        走进汤婵如的家庭,一股书香气习扑面而来。家中布置简洁清爽,墙上挂着功力不凡的书法作品――仁者龟寿,桌上堆着书籍,七十多岁的男女主人温文尔雅,特别是男主人的谈吐广征博引,令人折服。听了汤婵如22年与癌魔抗争的经历,我们最大的感受是:科学治疗、科学生活是她的至胜法宝,而这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爱她如初并具备专业知识的丈夫。

        76岁的汤婵如退休前是市二中的化学教研组组长,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她的丈夫是市三中极有名气的生物老师,今年79岁,吕老师毕业于著名的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他俩高中时就是同学,都是学霸。大学毕业后,吕老师曾在上海做老师,培养了不少学生,后为了照顾家庭调回镇江。1993年2月,汤老师被查出患有直肠癌,从此告别站了31年的讲台,开始了漫长的治疗过程,手术、化疗、放疗……化疗过程中,因输血染上了丙型肝炎。未确诊丙肝前医生曾怀疑是癌细胞转移到了肝脏,但吕老师对爱人的病情充分了解,他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分析判断“肯定不是转移”。后来确诊丙肝,但没法医治。吕老师和他过去的学生以及多名医生充分沟通讨论,吸取精华,他从一位医生那里了解到,美国一份专业杂志上介绍过利用高剂量的干扰素治愈丙肝的病例。老两口和儿女商量,决定“死马当作活马医”,拼死一试。他们变卖了家当,凑了7000多元。7000元在二十多年前可是笔巨款了。连续三个月共计20针的进口干扰素注射治疗,丙肝竟治愈了。

        “患者不能劳累,但也不能无所事事。要尽可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吕老师这样说,也是这样践行的。尽管工作很忙,他依然承担起了绝大部分家务,让汤老师干点轻活。他鼓励汤老师参加社会活动。1995年春节前,汤老师在中央电视台的一档文艺节目中看到北京癌症康复协会的癌友们表演的京剧,心里非常激动。她想,镇江要是有这样的组织该多好啊!她立即电话联系同是癌症患者的同事金汉影老师,得到了金老师的积极响应,约定过了春节就行动。春节后,她去医院复查,遇到镇江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尚伟和癌友周向明也在讨论成立癌症康复组织的事,大家一拍即合,随后成立了筹备小组,经过大量的准备工作,1995年11月30日,镇江癌症康复俱乐部正式成立,汤老师也被选为负责人之一,此后十几年,在爱人的支持下,她全身心投入到协会工作中,并于2004年加入中国志愿者协会。直至70岁按规定从协会理事会退下来。“在协会工作的十几年,尽管我付出了不少,但因为自己又能为社会作贡献,有了精神寄托,心情舒畅,神清气爽,身体自然也就好多了。

        “癌症患者无论康复多少年,都不能掉以轻心,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度运动,适度参加社会活动,不能劳累,营养也必须保证。”汤老师捧出一碗营养餐说:“这是吕老师亲手给我做的营养早餐,我吃了二十多年了。”吕老师介绍,这碗营养餐的材料有:鱼圆、精瘦肉丝、奶粉(动物蛋白)、蛋白粉(植物蛋白)、木耳(微量元素)、西红杮(维生素和矿物质)、胡萝卜(胡萝卜素)、橄榄油(有助于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各种蔬菜。将上述材料按照荤前蔬后的顺序下到开水里过一下,然后放在粉碎机里打成糊状,再配以一两片全麦面包,就是一顿营养丰富的早餐了。“自己动手做营养餐,性价比很高。上个月我洗澡时不小心摔了一跤,伤了腰,躺了一个多月,幸亏吕老师照顾得好,我的身体素质不错,你看,我现在又重新站了起来。”汤教师自豪的说。

        “在儿女们的支持下,我们老两口又买了新的电梯房,我们要安适快乐度晚年。”汤婵如对以后的生活充满幸福憧憬。 (文/ 时英 摄制/偶菊香)

责任编辑:费菲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