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春:践行大爱,从未止步
2日下午,金山街道西津古渡社区二楼,社区的众多志愿者围坐在一起,听资深志愿者张晓春讲述他的爱心故事,交流志愿服务心得。尽管张晓春一再表示,自己并没有做什么了不起的事,可他的故事,不但感动了大家,更带动了更多人加入到了社区志愿者的行动中来。
“我是在1999年来镇江的,在心里早已把这里当成我的第二故乡。”老家在安徽的张晓春,一直称镇江为“我们镇江”。从事医务工作的他,选择在镇江创业,如今已经开了两家诊所。
2011年7月的一天,张晓春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告知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次配型相合,问他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这时张晓春才回忆起几年前在城市客厅献血现场留过血样。“当时根本没多想就答应了。”
没想到等了3个月,对方竟毫无动静,其间张晓春反复与红会联系,得到的答复都是“等待”。“当时我就想,要么就是对方病情复发,要么就是手术费问题。”后经辗转确认,对方真是因为费用耽误了手术,“我打电话过去,得知手术费要30万元,但对方只有7万元。”张晓春说,他当时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一定要力争救人一命。于是,张晓春发动自己所在的安徽商会及社会各界广泛捐款,最终募得30余万元,让对方成功做了手术。
今年48岁的张晓春,4年前捐献骨髓时,年龄并不算小,很长一段时间,身体都在恢复当中,但他从来没有后悔过捐献骨髓,“不要说捐献骨髓对身体并没有什么伤害,哪怕因此少活两年,都是值得的。因为换来的是别人延续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生命。”
如今的张晓春,并没有停下公益的脚步。他个人出资设立的社区校外辅导站,就在自己的紫阳口腔诊所旁边,每周日下午,他都会给孩子们诵读经典,请老师为他们辅导书法等。在张晓春的带领下,江科大环保协会、江科大外国语学院的志愿者们,也热情参与社区“爱心驿站”,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放弃休息,到西津渡为游客服务。
张晓春坦言,十几年前来镇江,并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做这些事,4年前的骨髓捐献,也是缘起巧合,“但镇江是个大爱之城,在这种氛围下,很容易被带动和感染,做爱心做善事,并不是我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与其说我捐献骨髓救了一个人,不如说是大家用爱创造了生命奇迹。”(史梅玲 曾海蓉)
责任编辑:费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