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文学茶座

说说“康三国”

2016-11-18 18:05 小君
■文/裴伟 陈其福

  扬州评话有两个重要人物,一是王少堂,一是康重华。王少堂擅长说水浒,人称“王水浒”,康重华擅长说三国,人称“康三国”。

  “康三国”有书卷气,“王水浒”有江湖气,都充满市井气息。前些日子镇江北固山公园内的甘露书场,“甘露寺招亲”的说书人黄俊章,是康派弟子。

  清末以来,扬州评话风靡镇江城,镇江书场之盛,不亚于发源地扬州,故有“扬州评话镇江说”的辣评。评话前辈吕发荃回忆,清末镇江有书场36家。1921年《镇江指南》说,镇江中档以上书场“大书”以《西汉》、《三国》、《水浒》等为重。

  说书是市民文化、大众文艺。而“康三国”正是这样一种听众喜闻乐见的草根艺术。 

  扬州评话将三国故事分为三截,分别为“前三国”、“中三国”和“后三国”。康派最拿手的是“中三国”。“中三国”是全书精华,俗称“三把火”,即火烧博望、火烧新野、火烧赤壁,两把小火再加一把大火。

  康派创始人为康重华的祖父康国华,他说书的特点是重推理、精雕琢,人称“句句好”。康国华的特点是以说表见长,第三代传人康重华书风稳健儒雅,从艺五十年,名满大江南北。康重华的儿子、第四代传人康幼华本是京剧名票,因此能将三国戏的表演手法熔冶于书艺之中,故有形神兼备、风雅隽永的赞誉。经四代人的努力,“康三国”与“王水浒”一样,已成为社会公认的品牌艺术或专享名词。

  “康三国”在忠实于原著,遵循作者“尊刘抑曹”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对原有章节进行增饰加工和补充发展,俗话讲就是“磨碎了说”——增加合理的趣味性,并且夹评夹议,间以插科打诨,使之听来亲切,易于接受。

  “草船借箭”的故事,原著中有“酌酒”二字,喝的什么酒,说了什么话,原著一概省略,只给了这两个字。“康三国”的厉害就是用这两个字演绎陈出“舟中饮酒”整整一回书,孔明的神机妙算、鲁肃的茫然不知,在这回书中表现得惟妙惟肖。

  “初见周瑜”一节,原著只有“智激周瑜”一段文字,而“康三国”则添加了孔明和鲁肃在四牌坊公馆下棋、猜事、打赌的情节,一路铺垫烘托,舌灿莲花,妙趣横生,表现了孔明的心思缜密,推说合理准确,博得鲁肃由衷的敬佩。

  又如阚泽献诈降书,利用原书中“背主作窃”原文,引发出阚泽的一目十行,过目不忘,有胆有识,机智善辩,终于使十分自负多疑的曹操落入圈套。对以老才子自居,自作聪明又回回上当的曹操,“康三国”是极尽揶揄调侃之能事。形象滑稽、丑态百出的蒋干,总是出馊主意,干蠢事,帮倒忙,“康三国”更是将他称之为“死蛆”,台下听众听到此处,解气、解恨,无不发出会心一笑。“曹操倒霉遇蒋干,萝卜干子倒霉遇稀饭。”这个民间俗语就出自“康三国”。

  每场书的结尾,都要把文字上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转化为口语化的“关子”,吊住听众的胃口,达到经久不衰的目的。

  “康三国”还通过大量的说表,以及各种细节,突出表现了书中的“三知”,即诸葛亮的未卜先知,周瑜的见到方知,曹操的过后方知。这些都是“康三国”的成功之处。

  俗话说:吃的盐和米,讲的情和理。“康三国”讲的就是这个情理,说理透彻,通俗易懂,讲得人服气,讲得人听之不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让听众非常过瘾,不知不觉地迷入其中。

  “康三国”在特技处理上,也很见功底,渊源有绪。如张飞喝断当阳桥的呵叱声,艺人很难模仿和表演,根本达不到那种音量。而“康三国”借鉴乾隆年间吴天绪以意传声的技艺,张口怒目,以手作势,不出一声,而让听众感受到满屋如雷霆喧于耳的实际效果。

  园林与书场结合,是一个好的创意和开端。在北固山说三国,真是再恰当不过。希望不但能听到“康三国”,还能听到“王水浒”,不但能听到“八窍珠”这类精彩老段,还能听到贴近时代、走进生活,讴歌新风尚的新故事。

责任编辑:小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