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金山原创佳作推荐

珠帘不卷夜来雪

2016-12-30 18:13 小君
■文/魏燕

  郁达夫在《江南的冬景》中描写江南的雪景,引用的是古人写雪的诗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真的下雪了。

  雪纷纷扬扬而下,在渐黑的天幕中并不显见,谁家院落门前的地灯亮起来了,簌簌而下的雪花被灯光照亮,如群蝶飞舞。灯是中式的木灯,裹着牛皮的灯罩,灯光从里面打出来变得温情无比。玲珑的灯箱此时细看倒是十分像古时的雕窗亭轩,灯旁的小银杏落尽了叶,却瘦出了风骨,不显山不露水就与“亭轩”搭配成了一幅水墨山水画:飘雪的寒夜,寂寞的深院,一个美人,一盏孤灯,还有风雪中夜归的离人。不见留白处,但见思念长……

  雪花是零散的,一片片,一朵朵兀自地飘。贯穿它们的是雪的安静和圣洁。雪落在西伯利亚鸢尾宽大的叶上,又被风吹散,如同青春,曾在那一草一木上静静驻足、守望、吐芬,转瞬即逝。

  记忆亦是零散的。

  几年前冬月落雪的日子,曾偶过泰州乔园,在别院的假山后见过梅兰芳先生住过的因巢亭,很小,除系着绣幔的雕花床和梳妆台,并无奢华之物。雕花窗外是高高的院墙,雪覆盖着千丝万绕的枯藤,心有千千结般的愁肠百转。看了因巢亭,原本曾为孟小冬不平而对梅先生有些愤愤的心一下子释然了,甚至多出了一份同情。在那个年代,梅先生的人生也许就同这逼仄的亭间,狭窄、无奈,饱受世态炎凉而充满了漂泊感,无法给予孟小冬再多的温暖。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这原是唐朝崔道融《梅花》中的诗句,我知道它却是在电视剧《甄嬛传》里。除夕的夜晚,皇宫的热闹映衬着碎玉轩的冷清。听说倚梅园梅花正好,心怀失落的甄嬛,想将自己的剪纸小像挂上梅枝自求多福。那晚,北风吹雪簌簌而下,雪刚能湿鞋袜,月光下晶莹的雪缀满枝头,梅花“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后来方知,故宫里并无倚梅园,倒是四川有个倚梅园,春日里繁花似锦,却无论怎样美艳也不敌那段雪夜探梅的传奇,总难抵达内心深处。

  旧时的寒风不能吹冷今夜的箫声,今夜的初雪亦无法映亮过去的时光,唯留下的是一番欷歔。“记忆轻浅,只有在某个不经意的情境里,才会若有若无地想起。当年流水, 那样一去不回头……”流年匆匆,秋风微凉就想着写露,墨落素笺时却已然为霜,霜字未及干,而漫天风雪下。

  夜是那样静谧绵长,一盏清茶不小心搅扰了无痕的梦。想起被两位文人写过的《夜雪》,一诗一文。白居易的《夜雪》写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袁中道的《夜雪》这样写道:“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二者共同之处在于都用雪压竹枝“铮铮”之声写雪之大和夜的静。不同之处在于心情,被贬谪的白居易在雪压竹枝声中听出清冷孤寂,而袁中道由于风雪阻隔行程而于幽暗的小屋中围着炉火,读着闲书,听雪压竹枝却是一份清雅之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字里行间透出随遇而安的豁达。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是王昌龄在《长信秋词·其一》中用来描写深宫怨的,窃改之为“珠帘不卷夜来雪”。其实霜降雪落都是流年的不经意。静静的雪夜想着明早卷帘推窗,眼前定是白茫茫一片。

  雪如此这般说来就来,好似生命中一切随缘的东西……

责任编辑:小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