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新闻 本地专题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优秀干部

始终保持担当作为的常态——记茅山风景区党工委书记高发巧

2018-08-29 10:01

本报记者 胡建伟 本报通讯员 徐原雷 孔德琴

“新时代下,担当作为应该成为一名党员干部历练当中必须保持的常态,如果做不到担当作为,就会有愧于党员的称号,有愧于干部的身份。”句容市茅山风景区党工委书记高发巧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改革:激发发展内生动力

2016年6月,高发巧来到茅山风景区上任,开启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新的历练。茅山风景区作为国家5A级风景区,如何在周边激烈的旅游业态竞争中脱颖而出?是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

面对难题,高发巧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从改革入手,通过改革来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首先是对内部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如对‘三重一大’、人事和财务管理、激励机制等作出了制度性的规范化安排,大大提升了管理的效率”,茅山风景区管委会副主任高新说,“这一改革,可谓是用制度理顺了人心,现在的茅山景区上下是心齐气顺,大家的干劲明显更足了。”再一个就是外部体制的改革,建立了景区、镇合一的体制,把空间加大,为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和优化功能布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茅山的发展必须要走市场化、专业化、资本化相融合的路子。”上任伊始,根据句容市委的要求,高发巧积极践行“三化融合”的改革。两年来,“三化融合”成为了推动茅山旅游跨越发展的“助推器”。2017年年底,华侨城和岭南园林正式入驻茅山,揭去了茅山景区行政运营的外衣,成功的盘活了道宫景区,实现了景区以“市场化、专业化、资本化”为主要特点的第三轮体制改革。2018年上半年,景区接待游客人数和门票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和10%。

产业:“五色产品”“五业共生”

“旅游是产业之花,产业是旅游之根”。高发巧清醒地意识到如果没有产业的支撑,茅山的旅游业要想做大做强就是一句空话。

刚上任没多久,高发巧就遇到了一个难题:景区街边做看相、卖香生意的很多,经常接到游客的投诉,大大损坏了景区的旅游生态。权衡再三,高发巧决定向这一顽疾宣战,于当年10月份开展了三大文明整治行动。如今,在景区的大街上,再也看不到找游客看相、卖香的了。

“项目建设要预服务,要素供给要精准,矛盾化解要闭环,这些都是高书记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我们的压力大了,项目的推进也快了。”茅山湖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迎节告诉记者。

而高发巧自己对项目的推进也是亲力亲为。江苏康缘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高翔敬佩地说:“他不仅人很随和,而且事必躬亲,思路清晰,往往能抓住问题的关键点,目前康缘养生谷项目建设非常顺利。”

经过两年多的厉兵秣马,如今茅山风景区绿色生态体验、红色文化教育、紫色道法养生、蓝色空游水游和夜游茅山系列“五色”旅游产品落地成型;催生出了集健康经济、总部经济、数字经济、研学经济和会展经济“五业共生”的全域旅游建设新业态。2018年上半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8.3亿元,五大项目2019年将全部出形象。

共享:增强群众获得感

“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是一切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发巧说,“茅山风景区不断寻求发展壮大,其核心目的在于不断提升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就是要让群众共享茅山这块‘宝地’”。

茅山作为革命老区,面临的一大任务是精准脱贫。高发巧非常重视乡村振兴工作,到茅山景区的第一年,就开展了十件民生实事工作,景区工作人员说,这在之前是没有过的事情。

“扶贫‘高炮’广告每年能给我们村带来10万元,茶叶加工厂每年带来10多万元收入,还有物业房租金,‘暖企惠民’和阳光扶贫让党政领导、机关干部和贫困户结成了对子,村里的难事得到了解决,老百姓的生活条件会越来越好。”李塔村是茅山风景区管委会的经济薄弱村,近年来凭借茅山湖片区项目的辐射和旅游扶贫的带动,提前完成了脱贫任务。

潘冲村书记纪静芳说:“我们村积极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按照高书记一户不漏、一人不落的要求,一定能够盘活农村‘冷资产’,将这项惠民工程落到实处,目前,农民的股权证已发放了80%。”

如今的茅山风景区,两栋4000多平方米的党群便民服务中心和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已投入运营;“智慧茅山”平台已走入游客和群众的生活;“亮化茅山”让群众有了好的休闲去处……在景区工作人员和当地群众的心中,高发巧不仅是一个会作为,更是一个善作为的党员干部。

接下来的路怎么走?高发巧说,茅山风景区将坚决贯彻落实刚刚闭幕的省委全会和市委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对标苏南,努力实现茅山风景区全面小康高水平、绿色发展高质量。

责任编辑:费菲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