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赟
摘要:066
姓名:陈赟
出生年月:1982.3
主要事迹:
2002年,身为80后的她,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开启了她教书育人的征程。作为一名普通的数学老师、班主任,她给她的学生及家长留下的印象就是尽心尽责、不求回报。她对于工作的执着和拼劲,留给所有同仁的印象就是敬业奉献、不计得失。从教十八年来,无论接手怎样的班级面对怎样的学生,她都能初心不改,用责任和担当为孩子们打造一片清朗的教育天空。
一、她是学生的“启明灯”
她是一位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老师。十五年的班主任经历无论是从起始年级带起,还是中途临危受命,她都能全身心地投入班集体的建设和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用温暖的眼光看学生,尊重期待是她教育教学工作的立身之本。她的学生常会珍藏三年来跟她的专属交流本,因为上面密密麻麻地留下了陈老师给予他们的理解、包容和鼓励。,那些真诚有温度的文字,带给了懵懂的孩子冷静的思考和前进的力量,给青春期容易迷茫的孩子点亮了人生的“启明灯”。曾有毕业后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回来探望她,见面说得第一句话就是:“陈老师,谢谢您!是您改变了我一生!”因为在这个孩子学业困难,家长失望放弃的时候,是她一直鼓励他不放弃,帮助他继续学业,让他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领域,并找回了自信和价值感。
她常说:“我的学生,可能家境不一样,可能智力不一样,但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是一样的,我不能亏了他们。”
所以,她带过的每一个班集体最后都能成为班风正、学风浓、团结友爱的集体,她是校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的“专业户”,2015年被授予“镇江市优秀班主任”称号。
二、她是课改的“排头兵”
她是一位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的教师。课堂上,她富有激情,授课总能深入浅出,将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易懂。她会根据学生的学情适时地采用分层教学,关注每个学生,极大地保持了学生课堂的专注度,带来不同层次学生的学科提升。每一届她所带的班级,数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每年中考她都能保证学生百分百的毕业率,数学中考近乎百分百的一次性合格率。
她说:“我不能做一个一成不变的教书匠,因为孩子们更期待耳目一新、变幻万千的课堂。”
所以她努力钻研,她的教学经常独具匠心,她在班级管理及教学中率先尝试“合作式教育教学”的实践,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排头兵。在学校课改遭遇传统与创新的拉锯,推进困难的时候,她作为课题项目的中坚力量,广泛学习、深入思考,对全校师生进行了多次贴地式的培训,并组织沙龙将自己实践中的做法和思考及时分享。遇到同仁的不理解,她就从她自己的课堂和班级管理入手,通过研究课让他们真切地看到学生在合作课堂中更多地参与度和达成度,用学生、家长对合作学习的接受带动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很好地突破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瓶颈。为此多次在大市范围内开设展示课,送教到其他区县,起到了较好的辐射作用。
三、她是工作的“女汉子”
她是一位乐于奉献、吃苦在前的老师。每天早七点晚七点是她常态的工作作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总是一丝不苟,课间也总是和她的学生“腻”在一起交流答疑。最忙的时候,因为组内老师的病假,她同时承担着班主任工作、三个班的毕业班数学教学、级部管理工作,均一个不落地扎实完成。
她说:“我们学校是一所相对薄弱的学校,我们教师只有加倍努力,才能给孩子们更多。”
所以为了准备班会优质课评比,她会反复打磨修改,将全校七年级每个班级都试上一遍,最终取得了大市一等奖。多年的积劳,使她过早落下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但是她从没有因此耽误过工作。在她的办公室有一张硬板床,同事们都知道,症状严重的时候,她常常是精神抖擞地上课,没有课的时候只能躺着改作业,但学生一下课就又起身去处理各种问题。就是这样一个同事眼中的“陀螺”,成了学生眼中“我最喜爱的老师”,成了家长眼中不能辜负的好老师,她也因此多次受到教育局嘉奖,并记三等功一次。
四、她是幸福的“好园丁”
她是一位甘于清贫、不求回报的老师。教师的工作常常是付出多而回报少,但是她却能在忙碌而充实的工作中体会到别样的幸福。看到每天清晨孩子发自内心地跟老师问好,听到一句“陈老师,再见!路上小心!”,看到孩子们在作业本上留下的“陈老师,生日快乐”都会让她感到由衷的幸福。
她说:“给孩子上课是幸福,孩子们的问好是幸福,看到学生们成才成功是幸福!”
所以她一直努力地在孩子的心里留下真、善、美的成长印记,也能得到孩子们更多的回报。每年都会有毕业多年的孩子跟她联系、回来看望:有的孩子会带上高中的成绩单回来报喜;有的家长会在孩子高考成绩发榜的第一时间告知她;有的家长会记得每年的教师节送上节日的问候,十几年不变 ……
她是一位普通的教师,更是一位执着于自己的本职工作默默耕耘的教育人,她用她的初心不改谱写了她的教育人生。2016年5月她成了《镇江日报》寻找的“最美老师”,在专栏对她进行专题报道。
责任编辑: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