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江晚报丨市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曾文兵:聚焦人才竞争力 激活产业源动力
产业强市大会发出“跑起来,镇江!”的最强“动员令”,服务企业发展、助力产业强市,人社部门责无旁贷、大有可为!市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曾文兵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产业强市大会为实现“镇江很有前途”宏伟目标指明了方向,全市人社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围绕一个目标、制定一套政策、开展五大行动,拿出高效服务的“人社方案”,让人社服务与产业强市同频共振。
“人社部门将紧紧围绕产业强市战略,紧扣产业链打造人才链,打好‘引才’‘育才’‘留才’组合拳,提升人才整体竞争力,为产业强市插上人才的翅膀。”曾文兵表示,重点开展五大行动。开展重大产业项目对接行动,主动对接落地重点产业项目,优化用工保障、人才招引、技能提升、社保经办等各项服务,着力做好项目落地后半篇文章,真正当好服务企业发展的“店小二”。开展万名高校毕业生留镇行动,落实毕业生来镇就业补助12项扶持政策,举办“招才引智月”系列活动,加强校地企合作,进一步提升留镇率,确保今年引进本科以上人才1.6万人。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展翅行动,加大技能培训补贴力度,开展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行动,确保全年培训6.2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3000人。开展“云招聘”保用工行动,全面优化畅通网络招聘渠道,打造线上“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活动,动态发布企业用工需求和求职信息,精准服务企业用工。开展服务人才暖心行动,计划3年内建设企业人才工作服务站300家,并积极完善人才留镇落户、安居、社保等保障激励措施,探索集成式服务改革,营造拴心留才的社会环境。
镇江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一座创新创业名城,人社部门将进一步激发全市创新创业活力,为企业搭好“唱戏”舞台。
——抓好政策升级,催生创业主体。建立健全富民创业担保贷款信用推荐担保、科技人员创业股权激励和分红激励等机制。统筹运用培训补贴、创业补贴、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重点扶持“大学生、高技能人才、科技人才、留学回国人员”四类人员创业,确保全年成功扶持5000人创业,带动就业3.5万人。
——抓好载体建设,构建众创空间。挖掘资源禀赋,盘活闲置资产,推荐和认定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园、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创业载体,力争全年创成省级创业示范基地2家、市级创业示范载体5家。
——抓好氛围营造,厚植创业文化。深入实施“创响镇江”行动,定期举办“高端讲坛、创客论坛”等创新创业活动,促进创业企业创新交流、互惠合作、资源共享,遴选一批优秀项目落户镇江。大力弘扬创业精神,传播创业基因,源源不断地培育创业生力军。
助力企业迅速复工达产,轻松“跑起来”。人社部门顶格实施社保降费缓缴政策,为全市2.4万家企业减免社保费9.5亿元;为全市4107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5721.96万元,真金白银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放宽“稳岗返还”政策享受条件,将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受疫情影响较重的四类服务业企业纳入政策范围,通过大数据比对,采取“无形认证方式”,无需企业申请,直接将稳岗返还资金拨付到企业银行账户。
在服务企业“快办事”上将推出更多举措。曾文兵说,围绕重点项目落地,继续积极主动对接企业,优化“用工保障、人才招引、技能提升、社保经办”四项服务,做好项目落地后半篇文章,真正当好服务企业发展的“店小二”。我市第一台7×24小时“智慧人社”自助服务一体机近日在镇江农行大市口网点正式投入使用,下一步将逐步推进8家合作银行所有网点的全覆盖,实现人社业务就近办、随时办、网上办。同时,继续加强人社行风建设,开展人社窗口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提升人社服务品质。
(沈春来 郑仁轩)
责任编辑:费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