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镇江新闻 镇江新闻 - 民生

《京江遗珠碑拓》第二集刊印问世

古城镇江再增重要历史文献资料

2020-10-15 00:02

jj

jj1

金山网讯 近日,我市文保志愿者、古稀老人窦启荣《京江遗珠碑拓》第二集刊印问世。这本书中收录了自2013年以来,他走遍镇江寻访捶拓而得的匾额楹联、题记石刻、古井栏铭、断碑砖铭等140多件。

碑拓对于历史文献、文物、书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也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佐证。出生于1941年的窦启荣退休于原镇江搪瓷厂,自幼喜爱书法、篆刻。上世纪90年代,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建筑工地废墟里看到一块散落的古石碑,让他感到痛心可惜,萌生出寻找收集镇江各地古石刻,以拓印方式保存,增加人们对文物的保护意识,留下城市历史文化记忆的念头。

1997年,窦启荣退休后不辞劳苦,或步行、或骑车、或乘公交车,深入大街小巷、农村乡镇,千方百计寻觅散落在田间地头、沉寂在荒山野外的民间碑刻、匾额、砖铭,20多年来拓印下400多方碑拓作品。

2013年11月,他自费编著了《京江遗珠碑拓》第一集,收录了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他捶拓的180多方碑刻拓片。随后,他又用了6年的时间,在镇江市及周边地区继续调查访问,传拓收集到140余方碑刻拓片,整理成匾额、楹联、记事、石刻、庙额、墓志等六大类,以简约的文字加以说明,图文并茂。两本碑拓收藏集共收录他的碑刻石拓300余件,为古城镇江再次增添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

“镇江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古迹很多,民间留存着不少历史遗迹。”窦启荣说:“每当看到那些珍贵的碑刻有的流落在田头、河边,甚至在厕所里成为垫脚石,就感到万分可惜。”记者在窦启荣家中看到,他将自己翻拓的古石刻制成详细的表格,时间跨度前涉汉代,后至民国。每幅拓本他都对其方位、内容含义以及大小、质地进行详细注明。

身患糖尿病的窦启荣每次出门拓碑的时候,都是自带干粮和水,背包里放上拓包、拓纸、墨汁、刷子等物品。值得一提的是,他多年来寻访到的不少古碑记、古名录都是首次发现,其中不少鲜为人知,不乏名师大家的作品,如清代著名书法家、有着“淡墨探花”之称的王文治题写的“三茅宫”、“福得神祠”碑;有记录镇江重要事件,比如晚清残碑“两江督练宫所营基”等,这些碑文题记对于研究镇江人文遗迹,还原历史本来面貌,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那些古碑石刻散落在外,难以保存保护,我希望通过碑拓的方法把它们保留下来,供后人研究。” 窦启荣说。 (马彦如)马彦如 摄 

责任编辑:方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