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谈月色画赠冷遹

2020-12-04 14:45

890d2ac6-6a5f-4a52-aed8-cdfbfedaa145

ea1c5628-f404-4354-9f34-700ba5c92067

文/王荣 朱志清

谈月色 (1891-1976),女,原名古溶,又名溶溶,字月色,晚号珠江老人,广东顺德人。1955年任江苏省文史馆馆员。系第三、四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南京市人民代表、江苏政协委员、江苏省文联委员。她工诗善书画,其篆刻、瘦金书、画梅驰誉海内外。曾三次在江苏省美术陈列馆举办“谈月色书画篆刻展览”,著有《月色诗集》《月色印本》《茶四妙亭印草》《茶丘契阔》《中国梅花民展史》等。并曾为毛泽东主席镌刻“毛泽东印”“润之”等印章。

冷遹(1882-1959),字御秋,江苏丹徒人,政治活动家。1905年毕业于安徽武备学堂,1906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被授予中将军衔和文虎勋章。他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参加“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于1919年加入南社,是民盟、民建、中华职教社的创始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华东水利部部长、江苏省副省长、民建江苏工委主委、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谈月色与冷遹都是南社成员,1936年谈月色曾赠给冷遹一幅《梅花图》,此时两人相识已近20年。

谈月色的一生颇具传奇而耐人寻味。其父亲谈伯开在广州经营建筑,因她生于亥时,父母迷信于算命的“生亥时子女刑克父母”,在她4岁时将她送入广州清泉街的檀度庵。谈月色8岁开始识字诵经,15岁能诗,诵经之余,兼习书画。在庵中排行第十,人称谈十娘。

1917年,蔡守与谈月色相识,觉得她色艺双绝,遁入空门甚为可惜,于是常常引领一帮同盟会会员、南社社友到庵中吟诗作画、讨论文艺、风雅聚会。革命党人高天梅从上海来粤,也和程大璋等人来看谈月色作画写字。蔡守更成了檀度庵的常客。

两厢来往,二人感情日深。时值广州当局要取缔尼姑庵,在蔡守的好友鼓动下,谈月色终于还俗,于1922年与蔡守结婚。蔡守特意取晏殊“梨花院落溶溶月”诗句,将原名溶溶改为月色。这一年谈月色31岁,蔡守43岁。蔡守有原配夫人,谈月色为妾。

蔡守(1879-1941),字哲夫,又字寒琼,广东顺德人,是南社最早的组织者之一,也是南社第一次雅集中唯一的广东籍成员,在书画、诗词、篆刻、碑版均有造诣。他与黄宾虹、苏曼殊等曾创办多个美术社团,参与《国学丛刊》《天荒画报》《艺彀》等期刊的出版工作。1941年在南京病逝。

1909年11月13日,陈去病、柳亚子等17人雅集于苏州虎丘明末抗清义士张国维祠,成立南社,鼓吹推翻专制,建立共和。之后其社员不断扩大,遍布于政坛、新闻、教育、国学、科技、艺术、宗教等各领域,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进程有重大影响,被誉为“文有南社、武有黄埔”。1949年南社成员在北京最后一次雅集,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出席,表明了对南社历史地位和功绩的肯定。

蔡守是南社的早期成员,谈月色成婚后也成为南社的一员。通过蔡守的指导,又得南社如李铁夫、王福庵、黄宾虹等艺术名家的指点,名列民国年间“四大女书家”之首,兼以非凡的篆刻艺术成就而享有中国现代“第一女印人”的美誉。

1928年,黄宾虹赴广西讲学,路过广州,指导谈月色的绘画和篆刻,诸如画作的用笔用墨、篆刻的技法。谈月色专门请冯康侯镌刻了“宾虹衣钵”之印,以示对黄宾虹的敬仰之情,并常钤印在自己满意的画作上。1936年,谈月色、蔡守在南京举办“蔡守夫妇书画篆刻展览”,盛况空前,大获成功。其时,蔡守任中央博物院书画鉴定研究员、国史馆编修,与黄宾虹同事,谈月色再次受到黄宾虹的指导,画艺更进。她的墨梅风神洒落,寄寓深邃,享有“梅王”之誉。

1917年9月10日,孙中山就大元帅职,任命冷遹为护法军政府总参议和代理内政部部长。

据冷遹的“南社入社书”,加入南社的时间是“民国八年五月十日”,入社介绍人是蔡哲夫。谈月色回忆:“1917年,李根源到广东为督办,邀请蔡守为秘书长。赵藩为广东交通部长,又请蔡守为秘书长。杨永泰为财政部长,又请蔡守为顾问。”

蔡守曾在广州军政府任职(有学者认为,蔡守为私人幕僚),与冷遹是同事,成为冷遹的南社入社介绍人。由此,谈月色与冷遹也开始了交往。

1936年,蔡守、谈月色夫妇从广州来到南京,受聘国立中央博物院。冷遹时为镇江商会主席、镇江黄墟农村改进试验区委员会主席、江苏省商会执行委员,致力于地方实业建设和教育事业。镇江时为江苏省会,与南京毗邻。昔日故交,又能经常见面、畅谈言欢了,谈月色遂作画相赠,增进友谊。因此,《梅花图》上的题款内容则一目了然:丙子春(1936年春),莫画(勉强作画),寄似(奉赠)御秋(冷遹),社长(南社中的年长者、先入社者,冷遹年长谈月色9岁)有道(有才艺、有道德的人),正(匡正,对自己的作品加以批评指正)。——这自然是谈月色的谦恭和对冷遹的敬重之语。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