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镇江党史上的十个“第一”

2021-04-16 14:38 来源:镇江日报

□ 孟宪威

二十世纪上半叶,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革命洪流在镇江大地上奔涌,打破旧世界,推翻旧制度,古城从此翻开了新的篇章。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历史变局中,党领导镇江人民前仆后继,英勇斗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镇江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在镇江党史上留下了许多“第一”。

第一个中共支部——丹阳支部

49a0dca2-5f35-4153-ae4c-e046c70017c0

1925年4月,经中共早期革命家恽代英等人介绍,戴盆天、黄竞西、夏霖、钱振标、吴起文等丹阳进步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在丹阳县第二高等小学成立中共丹阳支部,直属中共上海地方执行委员会领导。这是镇江地区第一个中共支部,也是当时江浙两省仅有的9个彼此独立的中共支部之一。中共丹阳支部建立后,多次领导、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开展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运动。特别是吕城农民的两次斗争,被毛泽东在《江浙农民的痛苦及其反抗运动》一文中作为事例列举,并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共丹阳支部人数虽少,但影响很大,支部党员在革命早期受组织派遣奔赴大江南北,发展党员,建立组织,为推动各地革命运动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第一个镇江籍中共党员——嵇直

4d30539a-b8eb-4d42-ab0e-73e2076f57c3

嵇直,1901年出生于镇江,是镇江第一个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和入党时间最早的中共党员。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嵇直在苏州读大学期间,把《新青年》《向导》《共产主义ABC》以及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等刊物文献寄回镇江传阅,并参与创办镇江第一份传播新文化、新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报纸《新镇江周报》。1922年3月,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6月,陪同恽代英到镇江开展社会调查和革命宣传,成为镇江建立党组织的发端。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在李立三、刘少奇的领导下从事工人运动。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至1955年,嵇直受组织派遣赴苏联工作,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1983年1月病逝于北京。

新四军江南抗战第一仗——韦岗战斗

76c6ff39-69dc-4106-8b4f-0a71937a095a

1938年6月17日,以粟裕为司令员的新四军先遣支队在镇江西南15公里的韦岗伏击日军车队,毙伤日军少佐土井、大尉梅泽武四郎等日军30余名,击毁敌汽车4辆,缴获长短枪20余支等军需物品。韦岗战斗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新四军进入江南敌后抗战的第一仗,其意义和影响远远超出了战斗的本身。它戳穿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江南人民的抗日斗志,极大提高了新四军的威信和政治影响力。粟裕在回忆韦岗战斗时指出,此战“不仅奠定了我军进入江南战区的基础,而且开辟了胜利的先声。”陈毅欣然作七律一首:“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

苏南第一个党的领导机构——苏南特委

87d9a349-253b-4781-a39d-6c2a637fc430

镇江地方党组织在大革命失败后遭到严重破坏,新四军进入苏南后,即着手重建党的组织。1938年7月,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派出干部会同新四军第一支队到丹阳延陵地区开展建党工作,在庄湖头村建立茅山地区第一个党支部。同月,成立由陈毅兼任书记的中共苏南区工委,作为恢复和建设苏南地方党组织的过渡性领导机关。

9月,在苏南区工委的基础上,扩充成立中共苏南特委(对外称“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吴仲超(见图)任书记。苏南特委的建立,对苏南地区党的建设与发展、抗日政权的建立与巩固以及配合新四军在茅山坚持抗日斗争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一个半政权性质的群众性抗日团体——镇句金丹四县抗敌总会

bf6a9868-f3b1-480b-be71-3077e981094f

1938年5、6月间,遵照党中央指示,新四军一、二支队进入敌后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7月7日,陈毅在丹徒宝堰怡和酒行大院内主持召开镇(江)句(容)金(坛)丹(阳)四县各界人士代表会议,会后成立四县抗敌总会筹委会。9月抗敌总会正式运转,由樊玉琳任主任。四县抗敌总会是新四军在开辟茅山抗日根据地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执行中共中央指示,建立的半政权性质的群众性抗日团体,在党逐步掌握抗战领导权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过渡作用。抗敌总会工作的开展,有力推动了抗日根据地区、乡、保基层民主政权建设,极大聚集了广大民众开展抗日救国的进步力量,积累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实践经验。

第一位因作战牺牲的新四军团级干部——萧国生

d2158849-9292-4ea3-8407-99081e6fb9ad

萧国生,1916年出生于湖南浏阳。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1937年10月任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政治处宣传股长。1938年2月他告别新婚不久的妻子,奔赴抗日前线。不久,调任第二团政治处主任。因工作出色,被公誉为全军“政治工作模范”“共产党员模范”“青年人模范”。1939年3月7日,数千日伪军分8路合围驻镇江上下会及丰城的新四军二团。生死关头,他强烈要求留下掩护部队主力突围,在激战中英勇牺牲,年仅23岁。萧国生是新四军第一位因作战牺牲的团级干部。正在新四军视察的周恩来在《抗战报》上发表了悼念他的文章。陈毅亲撰悼文,纪念萧国生等牺牲烈士:“茅山的风雪,长江的波涛,都在追悼我们的抗战英雄……”

苏南第一起反共摩擦事件——镇江惨案

48b98226-afc0-45b2-a258-5b38afecacc4

1939年春,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统治集团在敌后加紧了反共和投降活动,掀起了全国第一次反共高潮。

1939年9月27日,在国民党镇江县长庄梅芳密谋指使下,县警察大队长陈可余、特务队长王金根、镇江县三区区长谈朝宗,在上党莱村设“鸿门宴”,杀害新四军第二团独立营营长马峰(见图)及第一连连长范正大等8人,并包围解除了驻扎在莱村及周围村庄的特务营各部的武装,制造了苏南首起反共摩擦事件,史称“镇江惨案”,也称“马峰事件”。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使广大抗日军民看清了他们破坏国共合作、团结抗战的真实嘴脸,从而进一步提高政治警觉性,更加坚定地投入到抗日反顽的艰巨斗争中。

第一任镇江市长——王龙

476aa493-4ca2-4aea-9ea7-ad4df4b9ff89

王龙,1908年出生于扬中。1939年4月参加新四军,因立场坚定,工作积极,不久即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任扬中县县长,在领导全县人民开展抗日斗争的同时,带领大家整治农田、疏通港道、修理堤坝,初步治理了扬中的旱灾水患。此后又担任山南县、武进县县长。1941年11月起,王龙转任敌工工作,先后任中共京沪路北特委敌伪军工作委员会主任,丹北中心县委、苏中五地委敌工部长等职。此时正是丹北地区斗争形势极其紧张的阶段,他坚决执行党的路线和政策,广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教育争取和分化瓦解敌伪人员,成绩显著。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王龙被任命为镇江市第一任市长。9月7日,在接受伪军投降时壮烈牺牲。

第一任镇江地委书记——陈光

19d2c296-3b42-4802-9c7f-dcf8a178a418

陈光,1914年出生于江西瑞金。1926年参加革命。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4月转为中共党员。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二、五次反“围剿”斗争和长征。1940年4月,任丹北中心县委书记。后调淮南工作,历任区党委组织部长、地委书记、旅政委、军分区政委等职。1945年5月,复调江南,担任苏南区党委副书记、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军分区政委。他坚决执行党中央的方针,放手发动群众,积极发展党领导的地方武装,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为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镇江解放后,担任镇江第一任地委书记。后调省、中央工作。1984年起享受正部级待遇。1986年12月病逝于南京。

第一次成为华东战场指挥中心——总前委在丹阳指挥上海战役

cef18dff-33b4-49ed-9fdc-0319099bb7be

1949年5月3日至26日,总前委在丹阳组织指挥了上海战役,不仅解放了上海,更保全了上海,实现了军政全胜。总前委驻丹阳城里的戴家花园内。当时丹阳会聚了邓小平、陈毅等中共中央委员、

候补委员8人,以及来自解放区的党、政、军、财、文各界精英,成为当时华东战场的指挥中心。5月12日,上海战役开始,在总前委的精心指挥下,确保了“既要攻下上海,又要保全上海,尽量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把一个完好的上海交给上海人民”这一总目标的实现。5月26日下午,在上海宣告解放的前一天,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率领参加接管上海的干部队伍告别丹阳,乘坐火车开赴上海。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