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公证处出台“我为群众办实事”十项举措
金山网讯 镇江公证处结合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要求,聚焦群众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出台10项举措,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
一是开展公证法律服务“三进”活动。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开展民法典宣讲,为群众提供公证法律咨询,引导群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妥善处理家庭矛盾和经济纠纷。
二是开展“公证在身边”以案释法活动。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报纸、电视等媒体,定期发布公证案例,为群众提供法律参考和公证指引。
三是推进减证便民服务。实行公证事项证明材料清单制,对通过信息共享方式获取政务数据信息或进行在线核查的,无须当事人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四是推行线上服务。通过镇江公证处官网“在线申办”平台、公众号“微受理”板块、远程视频公证平台等线上方式提供业务咨询、预约办证、线上材料审核服务,完善在线咨询、申办、缴费、出证、送达等流程。
五是完善公证办理服务制度。细化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部分证明材料事后补交等服务制度,推行“预约服务”和“节假日值班”制度,为急需办理公证的当事人提供更好更贴心服务。全面推广“绿色继承”公证服务,提升办证效率。
六是开展“公证开放日”活动。广泛征求当事人、服务单位代表对公证工作的意见建议,剖析存在问题,明确整改目标,提升服务水平。
七是新设便民服务点办理延伸服务。新设镇江新区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便民服务点,凡符合政策条件的群众在服务点办理继承登记业务,由公证处代为进行材料收件和制证工作,让市民享受到不动产继承公证与转移登记的“一窗受理、集成服务”。
八是开展“公证助残”专项行动。联合残联、特教中心等部门,开展公证公益行,定期走访、慰问特殊群众,提供扶贫帮困、关怀关爱等志愿服务,为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实施法律援助、减免公证费用。
九是优化咨询机制和案情评析。对新型、共性、复杂疑难的公证事项预先设计整体方案,根据当事人实际情况和公证需求进行个案分析,提供针对性法律意见和可行性建议,做到公证办理咨询电话一打就通,咨询事项一口说清,网上咨询及时答复。
十是充分发挥公证证据效力。积极介入民生领域,为群众个人财产处置、确权、维权等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主动介入知识产权保护和城市更新改造领域,推动合同协议、保全证据、提存等业务开展,有效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笪伟 肖晓 吴颖)
责任编辑:左亚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