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由省镇中校庆引出的岁月故事

2021-05-17 14:37 来源:京江晚报

有一首歌唱到:“青春的岁月像条河,岁月的河啊汇成歌。”5月9日,省镇中举办校庆活动,历届校友纷纷返校参加庆典。不少校友晒出了手中与省镇中相关的老纸件,一件件的背后都是故事。

上世纪五十年代省镇中实寄封

图1

图1

校友张先生手上有一件省镇中的公函实寄封(图1),因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所以十分难得。信封长16.7厘米,宽8.6厘米,牛皮纸质地,保存相当完好。信封正面左下角为红色印刷文字,皆为繁体,“江苏省镇江中学”为行书体大字,左边还有楷体小字,“地址:镇江七里甸,电话:二二四、四一四号”。为与信封正文相隔,印刷文字右侧还有一加粗红线。信封上面有蓝黑钢笔字迹,“南京大光路一四二号,王永立同志收”。

图2

图2

图3

图3

信封的背面也有玄机(图2),上面有一枚“捌佰圆”面值的新中国邮票,为橙色印刷的天安门华表图案。最少见的是邮票上还盖有一枚清晰的大戳,这枚戳的价值可能要比邮票还要珍贵。它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格点线戳,三格内分别写着“江苏/ 55 9.29 :|/丹徒七里甸(处)”的字样(图3)。同时,背面下角还有一枚南京的印戳,两戳款式相同,其内容为“江苏/ 55 9.30 :|/南京(支甲)”。这样来看,信件时间就很清楚了,是写信者1955年9月29日从镇江寄信,南京第二天收到。此外,这封信背面还有蓝黑钢笔字迹,经辨认,内容为“42750,计庄村”,不知是何用意。

信件真实还原省镇中生活

图4

图4

信封难能可贵,但实寄封最大的卖点还是信件(图4)。记者通读此信,发现信纸为当年镇中专用信笺,内容为黑色钢笔书写,皆为繁体字,文末署名为“弟,永明”,书写虽不甚老练,但很工整好认,其内容基本上还原了五十年代省镇中的校园生活。

现摘录如下:“亲爱的哥哥,您来的三封信都收到了。您现在已经回宁了吧!国庆节快到了祝您国庆愉快。现在我还要告诉您一些学习生活情况,并望您给我回信。我在江苏省镇江中学高中一年级三班(即高一3班)第二学习小组,我们全班共有51位同学,我们班主任是张炜光先生。我们共学十门功课,其中包括语文、俄语、代数、几何、物理、化学、外国经济地理、外国近代史、人体解剖生理学与制图。从本学期起,我们学校就取消了中途测验,而着重在课堂提问和平时测验,因此我们的学习是比较紧张的。”

“我住在本校第29幢宿舍第二号房子里。我们每年早晨6时起身,6:20-6:40是早操,6:40-7:20是早自修,7:20-7:40是早膳,8:00上课,每天上午是四节课,中午12:00是午膳,12:40-13:50是午睡,14:10是下午上课。每天下午也是四节,其中包括正课、读报、课外活动、文体活动、自由活动、班会校会等等。17:40是晚膳,19:00-21:00是两小时的晚自修,21:20就寝。我们这里的伙食是非常好的,每天中午有四样菜,每天中午都有大荤,晚上也有……”

当年省镇中生活用度几何

回溯省镇中的历史沿革,其前身为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镇江知府王仁堪创办的南泠学舍(书院),1914年改为江苏省立第六中学,1929年9月改为江苏省立镇江中学。1935年冬镇江沦陷,校舍毁于战火,1946年12月复校于镇江七里甸。1953年,学校定名江苏省镇江中学,并被确定为全省首先办好的14所重点中学之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省镇中上学需花费几何?王永明的这封信也给出了答案。

“另外我上次告诉您,从9月1日-9月11日缴了3元的伙食费,从9月11日-9月30日的伙食费缴4.5元就行。但是现在不行,必须从9月11日-10月11日的一月伙食一次缴。因此,从9月11日-10月11日的伙食缴了7.5元,从9月1日-10月11日人伙食费共缴10.5元。缴学费是2.5元,代办费是1.3元,缴薄本费是1.5元,报费是0.2元,买圆规是2元,买直尺、三角尺共0.8元,买毛笔、铅笔、墨汁、白报纸、图纸等大概共1元,买日常用品和日常用费也有1元,总共21元左右。我这里共有23元多,现在只有2元了……因而10月11日-11月11日的伙食费就不够,望您在10月10日前寄给我。”

王永明在信中还提及当年省镇中的学费减免制度。“关于学费减免与人民助学金的问题,已经听了两次动员报告,也填了申请表。我申请的是减免3/4的学费和丙等助学金,但是到现在还没有开始评议工作……”按现在观点来看,王永明的信中句句是干货,没有一句废话,可能当时的人们都比较实在吧,学生尤甚,况且这还是一封向哥哥讨要生活费的信。

油印通知单见证困难期

这次校庆,校友肖善信手上也有两件宝,一件是其60年前的镇中“毕业证书”,另一件是油印的“到共青团农场参加生产劳动”通知单,引来不少校友的关注。肖先生称,这些东西是他青年时代的最好见证。

图5

图5

先看毕业证书(图5),这是1961年7月江苏省镇江中学颁发的。铅字印刷,上面用黑笔填写“高字019号,学生肖善信,现年二十岁”的字样。肖先生说,当时国家遭遇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正值艰难时期,青年人升学、就业都很困难。他的同班同学原本都是各县市成绩优异的“尖子生”,但只有少数人上了大学,基本上都成为高级知识分子或高级干部。而未上大学的校友后来无人继续深造,至今还是高中文凭,大家至今还有联系。

图6

图6

再看通知书(图6),这是一份省镇中油印、盖学校公章的“到共青团农场参加生产劳动”通知单。说它是通知,连标题都没有。但却是关系一个青年人前途命运的纸片。它采用“再生纸”油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物资相当匮乏。纸片上印着“你响应党的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自动报名参加生产劳动,经我们研究完全同意,请立即作好报到准备”。当然,还有要“要准备的东西”,包括“户口、油粮关系;团组织关系;被子、蚊帐、面盆”。之后,“三日上午七时半参加市里召开的‘欢送第一批中学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大会’,三日下午三时在市三中同接收单位见面。”校友们说,目前仍保存这张通知的,可能仅肖先生一人。

半生奉献镇江“南泥湾”

肖先生说,当年他和8名同学跟董嘉耕、邢燕子等知识青年代表人物一样,第一批响应党和政府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前往新民洲开发镇江的“南泥湾”。他们背起背包,挎着行囊,怀着豪情,带着懵懂的青春梦,表现出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于9月上旬的一天登上轮船,穿越长江,缓缓驶向彼岸,来到四面被芦苇包围的新民洲,参加共青团农场建设。

追求生命的那份纯真,肖善信在那里经受了人生的艰辛与历练。肖先生在农场刈芦苇、耕田、栽秧、除草、收割,曾经和水稻专家陈永康面对面学习过旱直播、水直播技术,并学会了使用联合收割机等大型机械进行田间作业。经组织推荐,他还去扬州农大接受过一年脱产培训,不过没有发文凭。

肖先生表示,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农活,磨砺了他们的思想和意志,也使他们获得了太多的启迪和感悟。肖善信39岁时方从农场调回城,他从学徒开始,重新一步一个脚印干到退休。可以说,人生的近半美好岁月都奉献给了农场,生活节奏似乎比未下放的同龄人慢了几拍,但他依然感到很幸福。虽然现在拄着拐棍,照样能在混得好的同学面前挺着腰……

校庆是对一所学校的回望和前瞻,省镇江中学崛起于古老文明的镇江沃土,吮吸着吴楚文化的不绝滋养,其学术氛围、文化气息、办学特色历经百余年积淀而愈加浓郁醇厚。回顾其各时代学生的成长轨迹,可能是对它最好的纪念。(竺捷)

竺捷 摄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