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金融|我们每天都花的钱,为何叫人民币?
你是否知道:我们天天花的钱,为什么叫人民币?
这个话题要从70多年前说起。1947年,解放战争推进迅速,分散的解放区开始连成一片。但是,由于各大解放区货币不统一,货币比价不固定,严重影响生产流通和商民经济交往,建立中央银行、统一货币迫在眉睫。
中央银行和货币该叫什么名字为好?有人提议,中央银行由解放区相关银行合并组成,应该叫“联合银行”或者“解放银行”,也有人主张,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不妨叫“人民银行”,货币就称“人民币”。
时任华北财经办事处主任的董必武接受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建议。他说,共产党办中央银行,是人民所需求的,是为人民而办,用“人民”二字可以表明它的性质,使它与国民党办的银行区别开来。
最终经过中共中央的讨论和决定,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告成立,南汉宸任中国人民银行总经理,同一天,第一套人民币也随之诞生。
不过,在统一称为“人民币”之前,也曾有“新币”“人民钞”“人民券”等名称。为了宣传人民币,南汉宸亲自组织工作人员编了一首名为《大家爱护人民币》的快板:“诸位同胞和姐妹,听我谈谈人民币;从前咱们解放区,花的票子种类齐……三个银行合并了,统一发行新货币;十二月一日开始花,名称就叫人民币。”
对于“人民币”这个名字,董必武曾说,“这个名字很好,说明了我们银行、我们货币的性质。既是人民的,那就不是某个地区的、部门的,而必定是全国性的,全国人民的嘛!”
诞生70多年来,“是人民所需,为人民所办”的人民币,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飞速提升,而以“人民”命名货币,也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新中国成立后,从权力机关到服务行业,以“人民”来命名几乎成了标配。人民政府、人民公安、人民法院、人民邮电、人民铁道、人民医院……把人民写进名字,把人民装在心里,成立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时刻铭记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
漫漫征程、初心不改。2017年10月,在3万多字的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出现超过200次。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百年沧桑,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而人民正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责任编辑:包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