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镇江中心支公司老党员张运田
一身正气,不负使命
他曾是一身正气的军人,熟练掌握着驾驶坦克的技术。
他也曾是保险公司的负责人,在公司内充分发扬民主,赏罚分明,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他爱好学习,坚持学习,中年转业后,一切从头开始,只为在自己的岗位上担起一名党员的职责。
他是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镇江中心支公司老党员张运田。
老老实实做事, 为人民服务
1951年出生在江苏宿迁的张运田,于18岁那年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军人。在他看来,部队本身就是一所学校,他在这里接受了最正统的思想教育,因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的光荣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在部队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那个时候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老老实实做事,为人民服务。违规违纪,那是让人感到非常羞愧和羞耻的。”
张运田当时是一名坦克兵。那个艰苦的年代,熟练地操作驾驶一台水陆两栖坦克,很不容易,“学习理论知识就用了半年时间,后面才进入实际操作和正式驾驶课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无论严寒还是酷暑,都要坚持训练。张运田回忆称,坦克里面特别闷,尤其在烈日下训练,钢板被晒得发烫。他和战友在狭小的空间里,衣服经常湿透。他觉得开坦克最难是转向,尤其在起伏地训练,操作不好就会“翻车”。
在艰苦的环境中,张运田培养了不怕苦、能吃苦的精神。1970年3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要求进步的他,也慢慢从一名战士,成为助教、班长、排长、副指导员、政治处干事。后来走上领导岗位,成为坦克一营的教导员,1983年成为团副政委。
转业地方,担起新的使命
25年的军旅生活,张运田身上有着军人特有的正气、硬气以及不服输的精神。1994年12月,他被分配到中国太平洋保险镇江分公司,由于金融监管要求必须有金融从业任职资格,才能任职高管,可他是个“门外汉”,没有任职资格,就先当了不到一年时间的总经理助理,1995年下半年才任职副总经理,分管人寿险业务。
“刚从部队转到中国太平洋保险工作,真的很不习惯,环境变了,工作要求不一样了。尤其在专业方面,我一窍不通。但这是组织赋予我的新使命,我必须担起这份责任。”张运田说,以前在部队学的知识很多都用不上了,比如部队考核的是作战能力,而公司讲的是指标和经济效益。为了尽快适应新环境、新要求,让自己在工作中实现转型,他只能逼着自己从头学起。
他用了一年多时间,通过自学,不断地参加各种培训,从最初搞不清专业名词,直到把自己从“外行”变成了“内行”,并且真正成为一名保险公司的管理者。2000年,中国太平洋保险产寿险业务分业经营,他被分配到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镇江中心支公司任党委书记、总经理。
“作为一家公司、一个团队的领导者,最主要的是学会如何管理、如何培养选拔人才、如何用人,最难的则是队伍建设。”他认为,无论在部队还是地方,坚持党的建设,传承党的优良作风以及加强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是不变的,相通的。
坚持学习,不断进步
不断学习是张运田一直坚持的。在部队的时候,他学习开坦克,要了解坦克的结构,学习维修和保养技能,学习如何驾驶坦克。此外,部队经常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政治必须可靠”。张运田后来还到石家庄装甲兵指挥学院进行了学习深造。
在部队如此,他认真学习,转业到地方也依然如此。为了尽快掌握业务知识,他刻苦学习金融保险相关的业务知识,努力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1989年,他还报名参加了由中央党校在镇江举办的第一期经济学专业(县处级)研究生班。
到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工作后,张运田虽然是一位有着25年军龄的老同志,但他不耻下问,将自己定位为刚入职的新手,向公司有经验的保险业务能手学习专业知识、展业技巧和实战经验。
作为保险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及时学习党的经济路线方针政策是必需的。他还充分发扬民主,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分工明确,赏罚分明,使公司上下风清气正、团结和谐,在职期间,公司业务规模、经营效益和风险管控都取得了明显成绩。(王小月)
责任编辑:包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