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老信札背后的崇实女中校长

2021-08-27 14:42 来源:京江晚报

开学在即,“神兽”归笼,同学们又可以进入美丽又熟悉的校园。近日,市民刘先生传给记者两件老信札的照片,希望了解一下相关背景,原来这是与镇江崇实女中有关的信件,一起来看。

老信札事关“契约”

图1

图1

第一件是王素意致“执事先生”的信札(图1)。它写在抬头是“沪大医务处”蓝色便签上,抬头还有三处英文,分别是“UNIVERSITY OF SHANGHAI”、“THE OFFICE COLLEGE PHYSICIAN”和“PHONE 50012-50013”,即“上海大学、医务处、电话号码”的意思。信是用黑墨水钢笔书写,一笔一画很认真,字迹较好认,来看信:“执事先生大鉴,敬启者,日前离平时只带随身衣服,其余物件仍存燕京大学,而前订契约亦存北平不知。先生能否先将新约寄下,待北方时局安定后,素意至平时即将前约寄还,专此布达,敬颂,公绥,王素意谨启。” 此信左上角有“163”的打印编号,右上角有“47603”的毛笔书写号码。信中右下端还盖有“中华民国廿二年五月廿五日”的蓝色长条戳,为我们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时间信息。

从信中可知,王素意与执事先生之间,有“前订契约”和“新约”之事,需要执事先生寄送某处,以便王素意之需。可能是因为当时时局不稳,双方需要的“契约”都没能如愿到手。记者怀疑这里的“契约”可能与双方达成的就业或劳务意向有关,因此王素意才会急着要。

此信还提及“燕京大学”。这是一所二十世纪初由四所美国及英国基督教教会联合在北京开办的大学,也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环境最优美的大学之一,创办于1919年。创始人司徒雷登(1946年任美国驻华大使)长期担任燕大校长、校务长,他将燕大的校训确定为“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到1930年学校已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之列,在国内外名声大震。

那么,王素意与燕京大学什么关系?原来,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王素意第二次赴美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于1922年获得博士学位,她是第一位获得美国博士“金钥匙”最高奖赏的中国女性。回国后,她在燕京大学担任教育学系教授,讲授小学教育行政等课程。

打印信讲述出版损失

图2

图2

第二封信札并非手写,而是老式打印机打印,系商务印书馆致信王素意(图2)。这张“商务印书馆启事笺”专用信纸上,右首还有“字第、号,第、页”的字样。信的内容为:“素意先生大鉴奉,书承以大著‘日用科学’及‘校长与小学’两书见询查,前者已经出版,适值沪变,所有纸版存书已全数被毁,后者战前正在印刷,纸版亦经被毁,惟原稿幸尚存在,专此奉复,顺颂,著祺,商务印书馆善后办事处谨启,廿一年五月十二日。”

这封信涉及商务印书馆经历的一场浩劫。商务印书馆创始于1897年,到1932年已拥有近五千名员工,全国设有三十多家分馆,其集编译、印刷、制造、函授、公益等业务于一体,是近现代中国出现的第一家现代出版机关。1932年1月28日深夜,日军突然侵犯上海闸北,挑起“一·二八”战事,我十九路军奋起抵抗顽敌。次日十时,日军多架飞机向中国最大文化出版机关之商务印书馆总厂投下六枚炸弹,顿时浓烟蔽日,机器尽毁。2月1日晨,苦心经营三十余年,庋藏图书四十六万册、荟萃中外古籍善本的东方图书馆又复起火,古籍孤本尽付一炬。这一中国文化出版机关的巨大劫难,震惊中外。

图3

图3

从这封信中,记者获得了重要信息:王素意先后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两本书,一本是《日用科学》,另一本是《校长和小学》,一个人竟能涉及科学与社科两个层面,可谓多才多艺。《校长和小学》一书(图3),由中国现代史学家、民俗学家顾颉刚作序,193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信中称,虽然王素意已印好的存书悉数被毁,但原稿尚存,可谓不幸中的万幸。

女中首任中国籍校长

王素意到底何许人?她和镇江崇实女子中学有什么关系?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王素意既是镇江崇实女中的毕业生,又是这所学校的第一任中国籍校长。

王素意,年幼失怙。1900年在崇实女中以优异成绩结束学业,她与钟美琏、谭秋丽等同为第二届毕业生,其胞妹王素贞为第三届毕业生。王素意留校施教报恩9年,管理图书。随后赴美深造,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硕士学位。1915-1920年,其任崇实女中第五任校长,是崇实女中第一位中国籍校长。

图4

图4

王素意(图4为其青年和中年照)的资料很少,从其履历看,她至少有二十多年是在崇实女中度过的,也就是说镇江是王素意的根据地,她的教育理念也是在这里形成的。那么为什么要强调她是首任中国籍校长呢?也就是说,之前的校长都是外籍的,而王素意能担任校长这一职务,表明了各方对她资历和经历的认可,因为镇江崇实女中在民国年间也是赫赫有名的一所学校。镇江崇实女中至今有着百余年建校史,最早可溯源到1884年附设于镇江银山门基督教堂的一座女塾,被称为“我国女子正式学校的鼻祖”。其曾用名“镇江女子学堂”、“风车山私立女子学校”,辛亥革命后更名为“私立崇实女子学校”。1934年,学校五十周年校庆时,蒋介石、林森等当时民国政府的党政要员及社会名流都曾为该校题词。

崇实女中出过不少“女神”级人物,名气最大的当属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赛珍珠在镇江生活了18年,她十二三岁即到女子学堂听课并兼教低年级英文及生理卫生,另有3年在风车山崇实女子学校任英语教师。其次便是崇实女中第八任校长朱韵珩,朱韵珩孤儿出身,被教会收养,于1917年在崇实女中毕业,去美国大学深造后回国反哺母校出任校长。1927年北伐军驻镇14师之一部在风车山干扰教学,朱校长即去师部向师长卫立煌(时任镇江卫戍司令)交涉,卫慨然允诺撤军。数日后,将军亲赴风车山道歉,与校长萌生爱情之花……但是如果要论在民国教育界的影响广度和深耕程度的话,那么非王素意莫属了。

王素意成为办学达人

王素意在燕京大学担任教育学系教授后,其办学步伐并没有因此停息,反而加快了节奏。1926年,王素意创办燕京大学附属小学;1929年,又兼办中学。从中可看出,王素意一直在理论和实践的两条道路上狂奔——她以镇江崇实女中校长为成长起点,后到当时全国的教育中心北京办学,王素意从传统的教育行政管理者,逐渐成长为办学先锋和实干家。1934年,应严彩韵(中国最早从事生物化学研究的女学者,王在美国的大学同学)之邀,王素意担任北京明明学校(严彩韵创办)的校长。而严彩韵也是当时著名的教育活动家,热心办学,这次合作可以看作是好姐妹之间的“联袂登场”。

在《校长和小学》书中,王素意有篇“自序”,可谓夫子自道,说明了写书初衷:“小学教育是国家的根本。日俄战争时,日本所以能战胜俄国;普法战争时,德国所以能战胜法国,都靠着小学教育的力量。近几十年来,我国各省所设立的小学校,虽然随地林立,但是关于小学教育行政的书,依然很少。有的过于简略,有的过于高深,无论作中学师范科课本,或供小学教育参考,都不适用。作者在燕京大学教育学系担任小学教育行政一科,深以缺乏相当材料为苦……”

可见,王素意始终关心的是“教育兴国”。围绕在她身上的标签和光环很多,有海归派、名校执教、理论先行者,即使在民国时局不稳的情况下,她也能按着既定的目标前行,可以说圆满地完成了一位民国教育家的梦想和企图。她在教育界干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业绩,成为镇江崇实女中永远的骄傲。

(竺捷)

图:竺捷 提供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