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从老招贴画聊聊镇江以前的农业

2021-09-24 14:43 来源:京江晚报

昨天(9月23日)是中国农民丰收节,眼下正值秋收,各地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近日市民陈先生淘到一张老招贴画,正好是农业方面的,一起来看。

蛾眉月牌肥田粉

图1

图1

这张招贴画长73厘米(图1),宽53厘米,周边有残损。招贴上红红绿绿,透着一股喜庆的热闹劲,与大多数民国广告画偏爱的雅致风格有一定的差距,也许设计者认为这样的风格才会吸引一些“大老粗”农民朋友的注意。

记者发现,当年为了让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户来了解全新的肥料,设计者着实费了一番脑筋。如何才能打动农户呢?招贴画使用了最原始的“看图说话”方式,甚至为了让精于打算的农户感到“划算”,还画出了用肥料和没用的对比图,这可能是当时能做到的最有效方式了。

来看招贴画内容:上方为红底,中间是公司产品,上面有商标图案,画着一袋四角扎紧的肥料,上写“卜内门公司、肥田粉”,两边是“农家请用、蛾眉月牌”的广告语。招贴画两侧是使用肥料与未使用的对比图,右侧是“不用肥田粉”的“老法壅料”,按正常农作物生长过程,从上至下有六张图,分为五个步骤。“壅”这里的意思是用土或肥料培在植物的根部。在第一张图上,可看到一把木挑子将肥水倒在田上,水花四溅,这应该就是人畜粪尿为主的传统有机肥吧!而接下来的四张图上都是农作物的长势画面,从小到大再抽穗结果,从植株造型看有点像是水稻,最后一图是丰收画面。

招贴画左侧是六张对比图,第一张画的是手洒肥料,上有文字“用卜内门肥粉,新法壅料”。接下去四张也是苗株长势图,只不过比右侧要快。总体来说,左侧总比右侧快一步,这样最后一图的丰收画面也比右侧丰满许多。招贴画两边还有广告语,右侧有机肥对应的是:“□为传播钩虫病及其他害虫病之媒介”,左侧肥田粉对应的是:“月牌肥田粉能使稻得最大收获之肥粉”。

图2

图2

图3

图3

再仔细看,招贴画下方为“实景图”,竟然也是对比画面:右侧为传统施肥画面,稻田里立着两个沤肥的大篓子(图2),上面横一把扁担,这样的农具现在很少见了!农户正用木挑子施肥;左侧为农户在稻田间施肥田粉,田埂上有两大袋“卜内门肥田粉”,田间还立有“蛾眉月牌肥田粉”的告示牌,肉眼可见左边稻田比右边长势要好得多。招贴画最下方还有一个写着“双农”字样的标签(图3),上面画着两农户:右侧扛锄头农户面前的水稻长势一般,一脸尴尬;左侧戴帽农户面前的稻子则被稻穗压弯了腰,农户手提烟袋一脸笑容……可以说,这张招贴画把对比法用到了极致。

肥田粉接受过程

清代,我国农家施用的基本上都是有机肥料。1906年,西洋商人开始在我国推销化肥,自此以后,沿海一带有些地方的农户在有机肥之外兼用化肥。1933年我国在南京筹建化肥厂,1937年2月建成投产,这是我国生产化肥之始。但不久抗日战争爆发,化肥厂被破坏,抗战期间后方各地用的始终是有机肥。

过去我国农户施用的有机肥料,种类有粪尿肥、绿肥、饼肥、泥土肥和杂肥等,其中以粪尿肥和绿肥较为普遍。水乡也会挖取河塘泥,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还会在重要作物上施用饼肥。我国农户施用的有机肥一般都是自家制作,从方法来分有沤肥、厩肥、堆肥等,以前农户养猪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积肥。农户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积肥用肥经验,但对肥料中有哪些成分却一无所知,这些科学知识是在19世纪末从西洋传过来的。

19世纪中叶以前,西方国家农户施用的也是有机肥,19世纪40年代欧洲才开始用化肥。上海和广州是我国近代最主要的两处对外贸易商埠,1906年上海进口第一批化肥,1910年广州有两家公司销售化肥。这些洋商运来的化肥,包括硫酸铵、过磷酸钙、氯化钾、硝酸铵等,它们统称为“肥田粉”。洋商最初来华推销化肥,我国农户对它完全陌生,当然不敢使用,所以最初买的人很少。洋商为打开销路,一开始便注意广告宣传,有些洋商向农户派发种植资料,或将肥田粉分成小包在乡镇集市上免费送农户试用。以“蛾眉月牌肥田粉”为例,上世纪20年代前期,经销这种肥田粉的英商卜内门洋行在上海愚园路设立“肥田粉农事试验场”,在所种蔬菜等作物上施用化肥,并引导经销商或农户参观。通过这些大力宣传,化肥在我国农村渐渐打开了销路。

上世纪20年代后期,沿海一带交通便利的城市,化肥成为重要的商品,乡间集镇上的小店卖起了化肥,甚至连偏僻村落的肩挑小贩也在卖。当时,上海进口的化肥,七成销售于浙江,三成销售于江苏,其中就包括镇江地区。当然,商贩推销化肥的对象不是贫农,他们无力购用化肥,商贩主要针对的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特别是对一些种植蚕桑、瓜果、烟草等经济作物的农户。据统计,从1912年至1930年,全国每年进口化肥数量从80万担上升到320万担;从1931年至1937年,我国每年进口都在250万担上下。抗战期间没有进口化肥,抗战胜利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给中国运来了大量化肥,由农林部统一分配。

镇埠农业的状况

当然,随着市场上各种肥田粉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便是“以次充好”现象。由于历年进口的化肥种类繁杂,品质良莠不齐,小商贩销售时往往掺假,农户无法辨别,以致上当受骗者不断。有鉴于此,江苏省最早开始化肥的检验工作,1928年江苏省农矿厅委托中央大学对销售的化肥进行检验,合格者发证,未检验或检验不合格者予以取缔。1929年,国民政府农矿部在上海设立农产物检验所,化肥为主要检验商品,当时上海销售的化肥达到百余种之多。

虽然有肥田粉的助力,但清代至民国年间,镇江的农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由于镇江地形是三面临山,一面临水,水利比较落后,农田水利全凭天气好坏。据光绪《丹徒县志》,“镇江农田,逢洪水之年,则低田受灾;逢干旱之年,则山田遭害,无一年而不灾。所以,在城商民,其稍富裕者,多购置宅第,置田产者鲜有。”自然条件恶劣之外,民国前镇江地区苛刻的赋税也是其农业发展的一大障碍。“丹徒之田,为江南中下,而赋在上,又当往来水陆之中,赋役之繁,甲于他处,此之所以重困也。”民国之后,田赋基本上沿用清代之法,镇江地瘠、赋重、民贫的现象并没有改变。

据《丹徒县续志》记载,镇江农村以稻麦为主,棉、麻、豆次之,由于土地贫瘠,灾害不断,每亩产量不过百斤左右,皆不敷当地之需。后来百姓垦耕土地热情有所改观,农产品产量略有增加,但主要供口粮之需。一直到20世纪初,镇江地区的农业结构基本上没有发生大的变化。镇江附近耕地广漠,劳工值廉,但以旱涝蝗灾交相侵夺,以及不知采用机器之故,农业殊鲜进展,及其主要产品,则为稻米、金针菜、芝麻、小麦、大豆及花生之属,其中仅花生、蚕桑略有起色……可见,当时镇江地区的农业经济仍以糊口为主要目的,镇江这个巨大的转运市场似乎与自身农村的种植水平关联不大。

图4

图4

新中国成立后,首要工作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农业增肥是重要措施,但由于生产能力有限,建国初期化肥仍处于辅助地位。陈先生还有《肥田粉的使用法》一书(图4),系河北人民出版社1954年3月初版,如今在“孔夫子旧书网”上被列为“孤本”,这至少说明当时国家已在大力倡导化肥的使用了……1949年,镇江粮食平均亩产只有160公斤,而现在的水稻单产早已突破了千斤,之所以能如此大幅跃升,是水利条件改善、作物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改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肥料的“提档升级”无疑也是其中重要因素。(竺捷)

图:竺捷 提供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