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从老照片聊聊镇江的古董店

2021-10-12 16:06 来源:京江晚报

晚清民国时期镇江的古董店啥样?可能没多少人见过。前段时间,一直关注镇江文史的金启存先生晒出几张老照片,将这个特殊行业的神秘面纱揭开。

老照片弥足珍贵

金启存先生是地道的镇江人,1947年出生在王家巷。2011年,他受聘为镇江赛珍珠研究会顾问,从那时起开始收集赛珍珠资料和照片,也包括镇江近代老照片,并对后者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近年来,金先生一直关注家乡发展,他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很多镇江老照片,为考证地方文史问题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也成为最终解决这些问题的利器。

图1

图1

金先生在微信群晒出的第一张照片上方标注了“Curio shop. ”(图1),“Curio”是英文,为古玩、古董,“Curio shop. ”即古董店。那么,它在哪里呢?金先生介绍,这是一套照片中的一张,到目前为止,这套照片他一共收集了39张。它们大部分拍摄于1908年,全是镇江风景照,而且一般英文后面都标注镇江(Chinkiang),唯独古董店这张没标注。

图2

图2

金先生晒图后,很快吸引了我市文史爱好者关注。很快,一位曹先生从民国版《镇江指南》里找到依据,他认为这家古董店在南马路上,即现在的伯先路。照片上的房子很有特点,在金先生印象里,他小时候这类房子在镇江比比皆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金先生一家搬到万家巷,住的就是这种房子,上下两层,纯木结构,二楼都是地板,夏天很热,现在小码头街上还保留了不少。为印证自己的判断,金先生还找出另一张照片说明问题,这张照片是街景(图2),照片上方印有“Maloo, Chinkiang.”字样,即“马路,镇江”,经仔细辨认,金先生认为这张马路照拍摄的是西门大街,即现在的大西路,果然当时沿街有很多类似古董店房子式样的“小二楼”。

当时客户是洋人

不过,记者认为古董店上悬挂的英文标牌才是照片的最大亮点。这家名为“柏林号”古董店的招牌很奇特,分上下两块,皆以英文主打。上面一块中文写的是“张柏林记,螺钿漆玩,零售发客”,英文是“BU LIND & CO. ORDERS OF ANY DESCRIPT ON PROMPTLY ATTENDED TO”,英文前段是“BU LIND & CO”,即“柏林号”。英文后段“ORDERS OF ANY DESCRIPT ON PROMPTLY ATTENDED TO”就比较有意思了,直译是“任何说明性的命令都会立即处理”。这显然不是指“螺钿漆玩,零售发客”,而是当时针对外国人的一种“通用广告语”,其潜台词是“任何要求都会尽量满足”。

再看下面招牌,全是字母,没一个汉字。记者搜索了几个单词,发现这块招牌竟然是英德双语店招,左边为英文“DEALER(商人、经销商)”,右边为德文“HANDLER(商贩、杂货店老板)”。“DEALER”下面还有英文广告语,“IN ALL KINDS OF LACQUEURWARE AT MODERATE PRICES”,直译是“所有漆器都价格适中”。同样,右边德文也有类似广告语,不过部分字母被一面与招牌垂直的“招幌”挡住,而“招幌”上也是密密麻麻字母,可惜因为视角无法看清。但无论如何,照片上这位面容清瘦、两眼炯炯店家的销售意图已很明了——外国人才是他的主顾。

现在看来,这样一种经营策略由市场而定,也是小古董店当年的唯一出路:从清末到民国很长一段时间,洋人都是这一行当的主要买家。在当时灾荒连年的时代背景之下,国家危亡之际,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肚皮尚填不饱,当然无钱买古董。也因此,中国的无数国宝或珍奇古玩被所谓西方探险家宰割掠夺,大量运走,转眼成了洋人财富。

镇埠古董业状况

如果再以收藏者视角来审视这张古董店照片,还会有更多发现。记者咨询了我市多位收藏人士,他们认为:1908年是清光绪年,清末古董店与民国的不同,当时的店家手里还有不少好东西,从这家古董店橱窗展示的物件来看,恰好印证了这一点。左边橱窗分三格,皆为陈设器,上面是花瓶,中间瓶罐相杂,下面则是将军罐,基本上都是瓷器。右边橱窗也是三格,上层是花瓶,中间像是漆器或紫砂,下层像是漆器或铜杂件。从古董体量上看,这些都属于重器,家境殷实的人家也不过一两件而已,而且摆在全家最显眼的地方。

有收藏者注意到,“张柏林记”的老板特地在店招上注明了“螺钿漆玩”,并用英文和德文注明,这应该也是他的一个经营特色,指的是一种镶嵌螺钿的漆器。清代的嵌螺钿工艺有了长足发展,嵌螺钿漆器的数量多且造型丰富,既有大件家具,也有小件盘碗,既有嵌厚螺钿的,也有嵌薄螺钿的,还有与描金、彩漆工艺相结合的。著名文物专家王世襄在世时,对漆器就非常关注。而我国艺术品拍卖市场逐渐起来之后,这类器物变得非常昂贵。由此可见,这家“张柏林记”的货品走的是“中上层路线”。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镇埠的古董业主要有两家,一家是位于天主街的“金石斋”,另一家是位于南马路上的“张柏灵”,不知这家“张柏灵”是否与本文探讨的“张柏林记”有关联。两家货品参差不齐,真少假多,这可能也是开古董店的一种惯例,需要买家各自凭眼力购买。镇江的洋人虽然有一批好古者,但当时已经不太买了,而开古董店的人也因为屡次被赝品蒙蔽,所以也不轻易收货。这种状况与百年后的今天也差不多——开店的人两头受气:一方面市场货源严重不足,主家惜售;另一方面买家又不肯出价,只想着捡漏。再加上当时普通市民生活维艰,人多无意于此项雅好,故经营者获利极微,营业状况非常冷清。若是以“金石斋”和“张柏灵”比较,则前者稍许有活力。

生活瓷器是刚需

记者发现,在民国镇江的商业分类中,有一类行当虽不是古董业,但它们经销的产品如果留存到了今天,也成为了古玩,这一行当就是瓷器业。除各类景德镇细瓷外,还包括各类粗瓷大碗、陶缸陶罐等,而后者更是老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刚需”:无论是吃饭的碗、喝茶的杯,还是饮酒的瓶、腌菜的罐,皆属陶瓷。

从经营方式上看,民国各地的瓷商分“字号”和“水客”两种,水客为行商,他们亲自押运瓷器到外地销售,售后采购货物回景德镇,做到两头获利。字号为资本较大者,他们在外地开设瓷店,派员常驻景德镇采办瓷器。瓷庄是资本雄厚的瓷商驻景德镇采购瓷器的场所,凡来景德镇从商者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同一籍贯者组成“帮”,明末清初来自各地采办的瓷商共有八个帮。这些帮为了在景德镇长期落脚,不惜耗费巨资建造会馆。在清朝前期建造的会馆有宁绍会馆、广东会馆、福建会馆、山西会馆、苏湖会馆、湖北会馆和湖南会馆等。

民国时期,全国许多城市的瓷器店在经营景德镇瓷的同时,为满足当地特殊用户的要求,也会购买景德镇白胚,招聘高手画瓷,瓷器店则自烧加彩。这种情况清代就已出现,不过到了民国似乎更多。以镇江而论,上世纪二十年代初,也有这样的瓷器作坊,他们从江西运白胚到镇江,专为顾客自由写画,这种经营方式现在看起来很普遍,但在当时却很特别,所以吸引了很多顾客,瓷器作坊也因此获利颇丰。当然,如果当时镇江市民需要制作寿碗或一些有特殊纪念意义的礼品瓷,还是会委托镇江瓷器店到景德镇制作,毕竟那里的工艺较为成熟。同时,民国镇江的不少瓷器作坊即使到景德镇制作,也会在瓷上打上镇江的款识,如市民刘先生收藏的一件精致的民国双鱼图茶碗(图3),款识为“京江王兴顺出品”(图4),这一来是地理标识,二来更是广告无疑。

图3

图3

图4

图4

(竺捷)

图1、图2:金启存 提供

图3、图4:竺 捷 提供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