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古运河畔上堭村

2021-10-21 15:40 来源:京江晚报

528328a1-1451-4b4e-84a4-90fb2533f926

上堭村段古运河 王礼刚 摄

ecf77c4c-3887-4bac-9591-986ea253749e

上堭桥 王礼刚 摄

文/王礼刚

上堭村,位于原丹徒乡南部白兔山下古运河畔,东界古运河,南连蔡家村,西邻西山水库,北接左湖行政村。《润州区志》记载:“相传清帝乾隆南巡时,‘御船’航经此地,乾隆登岸察看烧砖制瓦,窑工称烧砖制瓦取的是皇上之土,因而得名,沿用至今。”传说上堭村与烧制砖瓦有很大关系。当时上堭村有十三座窑,烧制的砖瓦从上堭渡运往镇江城里造城墙、建民房。砖瓦还运到南京、丹阳、苏、锡、常。

上堭烧制的砖瓦供应量大了,取土量也大。古运河长岗至上堭村这段是高岗夹河,上堭村沿河高岗的土都被取去烧制砖瓦了,河坎给降低了,有一大段成为斜坡。乾隆皇帝南巡六下江南,有一次途经上堭村,突然感到烟雾迷障。那天不知何故,正好乾隆皇帝的龙船行驶到丹徒上堭河段,风偏偏把窑烟刮满整个河段,可能是有意要引起乾隆皇帝的注意。乾隆受烟刺激,便问是怎么回事,大臣报是烧窑。

上堭村村民和窑工赶忙回答,说这村是上皇之村,背倚的是上皇之山,取的是上皇之土,制的上皇之砖。乾隆听了顿时高兴起来。说也怪,就在这不知不觉中窑烟也消了,十三座窑烟垂直上升,与蓝天相接去,又是一番景象。环境清爽了,乾隆皇帝心情也好起来。于是,乾隆开金口,赐“堭”为上皇村的“堭”,因为烧制砖瓦用的是上皇之土嘛。

乾隆顺着村民所指,“上皇山”祥云霭霭,青山含笑。“上皇山”就是横山凹的白兔山。巧了,横山凹道观那天正在做佛事,佛事的祥瑞笼罩着整个群山。乾隆十分高兴,传旨要进山看看。乾隆皇帝要下船进山,村民们赶紧搬砖砌筑码头。因为,河边全是待运的砖瓦,全村村民和窑工尽忠心,舒展腿脚、流大汗,顷刻之间一座码头建好了。乾隆登岸,巡视“上皇山”天造胜境去了。两百多年来,上堭村村民们一直都指上堭渡为“御码头”。逢到健谈的老人,他们还会滔滔不绝述说乾隆进山的趣闻呢。

上堭村与乾隆的故事传播之广,时间之久,与上堭渡有关系,因为有摆渡途经上堭村的人太多了。明清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南乡一带的乡民到谏壁,上堭村是必经之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之前,古城镇江南门虎踞桥至辛丰辛丰桥之间的河道上,只有丹徒镇上一座永宁桥,南乡乡民欲往谏壁,上堭渡就是必经通道。上堭村这边运河的斜坡上,村民们用残砖碎石铺就一条小路直达渡船。而河对过则是陡坡,晴天还好,雨天不仅泥泞,陡坡还特别滑。乡民则用锹在陡坡上掏出一个个脚窝,用麦秆或者稻草垫在脚窝上,以阻坡滑。

渡船,实际上就是一条大一些的划子。《丹徒县志》“内河渡运”章节记载:“内河渡运均属小型农渡,建国初,有谏壁乡的越河渡、上隍渡。”丹徒县当时共有渡口11处,木质小渡船11艘,都由私人经营,归属在乡村管理。1966年,丹徒全县农村渡口有21处、渡船22只。最高年份有渡船28处。

1985年之前,上堭渡摆渡的是一位老人,姓马,在这里摆渡有几十年了。乡民过河次数多了,和老马都很熟悉,乡里人是老是少都直呼他“老马”。老马不善言语,只要有人过河,哪怕就是一个人,他都把竹篙一拿,待客人上船,解缆、上船、撑篙、摇橹,小船就驶向对岸。老马为人厚道,善于替人考虑,理解乡亲们来回赶路的心情。老马就住在上堭村运河边的斜坡上,哪怕是饭碗端在手上,不管你是在河对岸也好,只要喊一声“老马”,老马就会放下饭碗接送你过河。乡民们常常赶早到谏壁卖菜什么的,站在老马屋外喊声老马,屋里的煤油灯就亮了。老伴舍不得他辛苦,常常唠叨,老马反正不开口,时间久了,老伴也不再唠叨了。

1985年,政府在上堭渡的地方建了座水泥拱桥,从此上堭渡就成了历史。上堭村砖窑虽然早已没有了踪迹,但是上堭村村民一直把建窑烧制砖瓦引为骄傲。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