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军事重镇——镇江

2021-11-02 14:40 来源:京江晚报

b4834b3a-2241-4fa7-af77-246e69d3fbeb

镇江地理形势示意图

文/图 张大华

镇江最早的军事活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20年的西周,当时的周康王将位于镇江境内的“宜”分封给夨,分封时所赐的物品就有大量的弓箭。这既是镇江军事活动的起点,也是镇江城市有文字记载历史的起点。

镇江最早的战事,是发生在公元前538年的“朱方之战”。当时,吴国把叛逃的齐相庆封安置在朱方(大致位置是今岗子下一带),七年后楚灵王发起讨伐战役,结果朱方城破、庆封被擒获灭族。“朱方之战”是春秋时期的重要战役,此后吴楚争霸进入高潮。

东吴构筑“铁瓮城”并定都镇江,是镇江强势崛起的标志性事件,从此镇江“坐断东南战未休”,进入中国城市竞争的第一方阵。“铁瓮城”所在的北固山区域,在其后很长的历史时期都是镇江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它的安危直接影响中国东南、甚至全国大局。东晋在镇江招募创建的“北府兵”,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强敌;刘裕统帅这支部队气吞万里如虎,建立了南朝宋。在南北生死大对决中,镇江“北府兵”,捍卫了南方政权,使得秦汉以来形成的汉文化得以薪火相传、延续至今。这是“北府兵”至今还被反复提起的文化历史原因。

隋唐以后,随着大运河的开通,镇江成为南北漕运的咽喉要地(参见:镇江地理形势示意图),政治、经济、军事地位进一步凸显。唐代著名地理历史学家杜佑在中国第一部地理历史巨著《通典》中说:“京口因山为垒,缘江为镜,建邺之有京口,犹洛阳之有孟津。自孙吴以来,东南有事,以京口为襟要。京口之防或疏,建邺之危立矣。六朝时以京口为台城门户锁钥,不可不重也”。公元1188年,受命考察南京、镇江防备的著名宋代词人陈亮来到镇江,他在给宋孝宗写的奏折中说:“京口连岗三面而大江横陈,江旁极目千里,其大略如虎出穴”,他把镇江比喻成出洞的猛虎,是一块可攻可守的战略要地。明代吴时来在《江防考》中说:“京口西接石头,东至大海,北距广陵,而金、焦、北固障其中流,实天设之险”,所以江岸之防,唯在京口。正是镇江在全国军事地位的重要,隋唐王朝建立后,迅速以镇江为中心建立了庞大的镇海军。著名诗人李白曾经随李璘的水师舰队从长江上观察到当时镇江的军事防务,他说这里是:“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一派戒备森严的军事景象。中唐以后,镇江漕运安全维系朝廷安危,朝廷派往镇江的地方长官大多是宰相级的重臣,其中著名宰相李德裕三刺镇江就是典型的例子。担任润州刺史的官员,一般都兼任镇海军节度使、漕运转运使两个职务,军权、行政权集于一身,由此可见朝廷对润州的倚重和润州军事政治地位的重要。到宋代公元1113年,由于长江镇江段泥沙淤积,长江出海口东移,江面变窄,叫镇海军已经名不符实,所以才改镇海军为镇江军,同时将隋唐以来已使用了500多年的地名润州改名为镇江。镇江,就是镇守长江的意思,所以镇江这个地名,本来就有军事意义。

南宋时期,镇江作为抗金前线,驻防军队多达10万以上,陆军、水军、骑兵,各兵种齐全。奠定南宋立国基础的韩世忠阻击金兵之战和导致南宋灭亡的宋元焦山水战都发生在镇江。辛弃疾、陈亮、陆游等著名爱国诗人也都在这一时期来到镇江,在镇江留下了传唱千古的爱国词篇。

元代,镇江设有军事、行政合二为一的镇江路,设达鲁花赤管理军事,管辖范围同唐宋时期一样超出镇江行政区域。

明代,镇江设有镇江卫。明中期以后,为抗击倭寇,增设提督总兵,管辖上自九江下到出海口的长江防务。清初沿袭明代江防格局,从九江以下配置了11个江防营,驻守镇江的有4个营,其中瓜洲营有兵2000名,兵力是其他营的4倍多,并装备战船80艘。顺治十三年(1656年),为防止海寇,在东码头、焦山相对的长江两岸构筑炮台,安置火炮,其中东码头炮台有炮12门。鸦片战争镇江保卫战是鸦片战争的最后一战,也是英军投入军力最大的战役。清朝镇江保卫战的失败,导致了《南京条约》的签订,从此中国社会性质为之一变,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百多年后,发生在焦山江面的“紫石英号”事件,成为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的先导性标志,被定格在了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史册上。

清末民初镇江新军起义的成功,不仅有力支援了武昌起义,而且扭转了南京新军起义失败带来的东南危局,为最终光复南京起到了砥柱中流作用。在镇江新军起义中崛起的军阀徐宝山,曾经雄镇江淮,成为当时影响全国政局的重要军事力量。

抗日战争时期,茅山作为中国最早建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和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六大山地抗日根据地之一,为新四军的发展壮大和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一部镇江军事史,就是中华民族反抗外来奴役压迫、自立自强的光荣历史。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