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从一封信说说以前的制梳行当

2021-11-17 14:36 来源:京江晚报

近日,市民曹先生淘到一封书信,正好是镇江一家制梳厂的公函封。他找到记者希望了解一下背景,记者与其共同探讨,对这个城市中毫不起眼的行当进行了挖掘。

制梳厂老公函封

图1

图1

先看信封(图1),标准朱皮纸封,长19.3厘米,宽9.4厘米。左下方印红字,中间为“镇江光华制梳厂缄”,两旁是“地址:姚一湾十二号,电报:号,电话:号”。信封上有毛笔字,“上海虹口通北路平凉路口,新维兴里二六号,交蒋鸿翔同志收,蒋寄。”很明显,这是一封从镇江寄往上海的信。但是毛笔字间还有钢笔字迹:一个是蓝墨水,“再试116—或106”;另一个是蓝黑墨水,“171、157弄26无此人”。这提示我们,邮差投递这封信时遇到了麻烦,可能是先后由两名邮差投递,并将当时情况写在了信封上。

图2

图2

信封背面有邮戳(图2),上方邮票被撕去,只留有邮戳印迹,但下方邮戳很完美,上面有“上海、(投九十支)”等字样,还有几个模糊数字,从点线戳的形式来看,时间可能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但具体时间无法辨认。

图3

图3

再看信件(图3),这是印有“镇江光华制梳厂用笺”的专用信纸,下方印有地址,与信封上的如出一辙。结合公函封和专用信纸,可推断这应该是一家比较正规的厂。信的内容为:“鸿翔胞弟大鉴,兹者昨接来函并人民币陆万元照收,勿念内详,昨发□附寄叁万元,至感,但此款兄如经济稍宽当即寄□,大悮惟在光华襍务之事,现已转为长工,然工资调整劳动局尚未批准,故在最近家庭生活异常困难,特此函复,即请秋安。胞兄,衡甫谨启,八月二十五日。”“襍”是一个生僻字,同“杂”。这封信讲的是胞兄胞弟间的账目往来,同时透露出胞兄目前生活的窘迫,而且他很有可能是光华制梳厂的一名员工。不过,这位署名“衡甫”的字确实令人赞叹。

手工制梳不简单

可惜,这封信中并没有透露光华制梳厂的更多细节,而且制梳行当确实太小,几乎没有被地方史料记载过,甚至连民国版《镇江指南》中也没有一星半点的内容,可以说它完全被忽略或边缘化了。尽管如此,梳子这种普通生活用品,却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一种相对来说工艺不算复杂的传统手工行当,且具有与城乡高度依存的实际市场,我们高度怀疑这家“光华制梳厂”民国时期可能就有,而且当时镇江的制梳作坊不止一家。

梳子更专业的说法叫“梳篦”,中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它是理发用具,也是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齿稀的称“梳”,齿密的称“篦”,梳理头发用梳,清除发垢用篦,一般用骨、木、竹、角、象牙等制成。梳篦是旧时人手必备之物,尤其妇女,几乎梳不离身,有的地方还形成了“插梳”风气。

在如今商品琳琅满目的时代,很少有人去深究产品怎么制作出来的,而传统手工业也逐渐被机械化生产替代。但民国年间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加工设备,所以更多是一种手工活。除材质外,工艺是决定梳子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一把手工木梳的制作包括选料、成板、刨面、画样、开齿、打磨、成品等环节,需要三十多道工序方能完成。如一把65个梳齿的木梳,须反复用锉子打磨,梳齿才会光滑。如果想要美观,还要涂漆和雕刻花纹。这样做把梳子会用到20多种工具。如果再加上后期装饰美化,大致需要近30种工具,熟练者也需耗时一个多小时,而且很多加工工具还是特制的,市面上买不到,所以这门手艺还是有很多精妙之处。

镇江曾出土角梳

镇江生产的梳子没啥名气,但与我们相隔不远的常州梳篦却极有名,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常州篦梳流行已有1500多年历史,其制作工艺在明代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隋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从常州穿城而过,当时运河两岸的整街满巷都是篦梳作坊,故当地有木梳街、篦箕巷的地名。到清代乾隆时期,常州城中到处是削竹成篦的景象。光绪年间,苏州织造府官员每年总要到常州定制60把黄杨木梳、60把梅木脊梁象牙的高级梳篦,作为贡品进献皇帝,这就是“宫梳名篦”的由来。据说,慈禧对常州的梳篦尤为钟爱,李莲英为西太后梳头用的常州象牙梳,至今留存在北京故宫。后来,常州梳篦传入海外(图4为民国常州生产的黄杨木梳一组,系2016年北京保利第36期古董拍卖会拍品),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银质奖,1926年在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获金质奖。

图4

图4

但是记者发现,若论及历史,镇江梳子似乎也不弱。

1982年在镇江丁卯桥一座唐代窖藏中出土了大量银器,数量多达950余件,其中就有现在曝光量很高的“论语玉烛”龟形酒令筹筒,它上过央视的《如果国宝会说话》栏目。但记者关注的是不为人注意的细节——当时一起出土了四件角质梳子,除这四把梳子外,其余全都是银器。这仅有的四件角质梳子因此显得不同寻常,唐代的梳子,梳背常常包上精美的金、银作为装饰。因为当时,梳子除了梳理头发的实际用途,盛唐以后妇女还流行在头上“插梳为饰”。反过来,正因为有这种“插梳”风气,所以梳子除强调本身材质外,还要在背上包金包银。因此有学者认为,丁卯桥出土的这四件角质梳子,可能是因为待装银背而出现在加工作坊,这样才会与大量银器一同被发现,且从大概率而言这四把梳子应为地产。

如果按这个时间点推算,镇江生产梳子的历史也超过千年了。这也提示我们,虽然可能在任何一本镇江史书中找不到制梳的记载,但它实际上存在于各个历史阶段。

梳篦的民俗价值

在伴随人类文明进步的进程中,一把梳子,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其传承与演变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政治变革、经济变化与风俗变迁。

梳篦制作和销售行当,其实在古代享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待遇,它在旧时的十三行买卖中被列为头行。唐宋时期梳篦业发达,特别在宋代,制梳业在当时已发展为一个独立行当——梳行。其加工和后期服务也很完备:如经过染色的牙梳和骨梳使用一段时间会褪色,于是便有重染梳子的行当;南宋时梳子材料易折,于是“接梳儿”匠人应运而生……到了近代,辛亥革命后,梳篦的需求量因人们剪辫而有所激增。当时还流行着一种叫“刘海篦箕”的小型篦子,许多人身上挂个小口袋,袋里装一把刘海篦箕,以此为时髦。

梳篦在婚俗中的应用,在现代依然影响深远。比如民间广为流行的“上头”习俗,其原为古代对男子加冠、女子加笄仪式的通称,以作男女成年的标志。亦称“上梳”,旧时各地传统的婚俗,指婚礼前将新娘的辫子改梳成发髻。出嫁女的上头最繁复,由沐浴、开脸、梳髻等多种环节组成,新娘上头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发型的改变。清代至民国年间,姑娘的发型多扎一条或两条长辫子,且以辫子的长短辨美丑。结婚时,将辫子解开梳成发髻盘在脑后,这种习俗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农村仍很流行。因此,即使有的姑娘梳成短发,于结婚前也大都留起来,以便结婚时梳成发髻……

图5

图5

如今,随着塑料和新材料的普及,传统梳篦渐渐被货架上眼花缭乱的各式梳子所取代。新中国成立后的梳篦发展过程,大致可归纳为:第一代的日用梳篦,第二代的日用工艺梳篦,第三代的艺术欣赏梳篦和旅游梳篦,第四代的发饰和胸饰梳篦。当然,梳篦最主要的功能还是梳头,曹先生在网上找到了孟小冬使用过的梳篦(图5,一把地方国营常州梳篦工厂出品,另一把上海大昌祥制,系北京银座2014年秋拍拍品)。孟小冬是著名京剧老生,民国奇女子,她与梅兰芳有着短暂缘分,最后又嫁给了上海滩有名的黑帮老大杜月笙。这两把梳子可以看作对过去的回望,同时也代表着一种特定生活的远去。(竺捷)

图:竺捷 提供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