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镇江新闻 镇江新闻 - 社会

四十克纸的承载

2022-01-27 01:01

轻与重,作为一个人生或是哲学问题,总在引人思考。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现代人则常讲,“总觉得别人把你看轻了,实则是你把自己看重了”。

于我,与那份仅仅重40克的《镇江日报》的交往,让自己更深领悟了轻与重,而从其中累积起的情感与获得的教益,更是铭刻在心。

1997年的5月,从省城回到镇江,当时有个直观感觉,就是南京新街口马路上的垃圾箱设置得比较好,于是有感而发,写了篇建议性小文投给了《镇江日报》。真没想到,很快就登了出来,那是人生的第一个铅字豆腐块,欣喜不已。自此,也拉开了与她20多年交往的序幕。

其后,随着工作上交流的不断增多,自己充分感受到了报社坚定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以及报社人宽广的为民情怀、忘我的敬业精神、一流的专业水准和深厚的文字功底,在受感染、受教育、受激励成长进步的同时,还跟着他们学着写新闻。

2003年,有感于镇江新区呈现出的强劲发展态势,我们几位文字秘书心潮澎湃,萌生出也来写篇新闻报道的想法,很快得到了时任镇江日报社长汤才顺和副总编孙肖苏的赞同。于是,在杭祝鸿同志带领下,大家深入新区调研采访,精心打磨,最后形成《喜看新区宏图起》一文,作为头版头条刊发在了9月3日的《镇江日报》上,这一嵌插了4段点评近3000字的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和好评,既对新区和新区人是强力激励,也是发出了时代强音,每个人都为镇江的蓬勃发展而欢欣鼓舞。

这,就是新闻的力量;这,就是报纸的价值;这,就是党报的使命!

时光流逝,世事变迁。在后来与周国建、王红卫、徐红军等几任社长以及多位记者好友的交流中,逐渐了解到报社的艰难:广告收入大幅下滑,自媒体时代迅猛冲击,人才竞争不断加剧,办公条件几近落伍,那座当年竣工时外形俊秀的报社大楼,如今也多了些时光的印迹,掩映在日新月异的城市更新中。

但,令人敬佩的是,自己看到听到的不是畏难、不是抱怨、不是情绪,而是“迎接党代会·巡礼新成就”等专栏,是每天手机上“学习强国”的镇江学习平台,是“中山东路4号”公众号的系列报道,是“七仙女下凡回镇江”等“最镇江”的视频,是“爱心年夜饭”等众多公益活动。每一组栏目、每一个创意、每一帧画面,不断拓展着传统报纸版面的边界,无一不展示出报社人昂扬向上的精神、直面困难的勇气和创新突破的能力,他们,是镇江人激情奔跑、顽强拼搏的生动缩影,令人敬佩,更催人奋进。

作为一个也从事过文字工作的人,我深感报社卧虎藏龙,人才济济。他们既敬业更专业,是常人却不寻常。从王景曙的长篇纪实文学《77人的“78天”》到习斌的古代绣像小说研究,从何菁老师的旅游美文到伟庆兄弟的《炉边书话》,从一工作时就结识的“大记”徐肖东到后来常参加全国“两会”报道的胡建伟、干光磊,再到后来的新秀崔骏、吴悠和梁和峰、曾海蓉,从早时的陈大经到后来的石小刚,以及许多无法一一报出的名字,他们既是挚友更是老师,都给过自己太多无私的帮助。

人生有此,夫复何求?

在这些良师的指导和影响下,自己在《镇江日报》和《京江晚报》上发了一些小文,站在自身的角度来回忆和表达感恩,似乎有些狭隘,可我知道,很多市民确实非常喜爱日报的镇江周刊、春江潮和晚报的江花、城市山林等栏目,孩子们更是钟情于已有34年历史的“增华阁”大赛。因为,历经沧桑和精心打造的它们,已成为广大市民丰富生活、抒发情感的精神家园,更因为,放在一个更大的视角,那一篇篇作者们用情感码出来的、经过编辑们妙手斧正过的文字,正是对在党的领导下镇江发展巨变的真实记录与生动反映,一份薄薄的总重不过40克的报纸,有力承载起了热情讴歌时代、讴歌生活、讴歌人民的重任!

感恩党的温暖,感恩这个时代,感恩一直陪伴在身边的《镇江日报》!

今年,党的二十大将胜利召开。置身伟大时代,心怀伟大梦想,我们备感幸福幸运;置身镇江“三高一争”的宏伟实践,作为党报,《镇江日报》正赶上好时光、踏上新征程,作为一位多年老友,值此复刊40周年之际,衷心祝愿她乘风破浪,开拓进取,一心为党,一心为民,不断夺取属于报社人的更大荣光!(陈鹏飞)

责任编辑:方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